首页  »  企业风采  »  关注动态  »  外界动态

评论:网约车监管 应及时 “亡羊补牢”

评论:网约车监管 应及时 “亡羊补牢”

2016-05-06 15:32:00

来源:北京晚报

  姚友明、白靖利

  深圳网约车司机涉嫌杀害女性乘客的消息连日来引发关注。年轻生命的凋零令人惋惜。偶发的悲剧虽不能抹杀网约车产业的发展,但公众期待监管部门能通过这起惨剧总结教训,加大对网约车的监管力度。

  据滴滴公司介绍,犯罪嫌疑人使用真实信息在平台注册并通过审核,但涉案车辆牌照系其临时伪造。事实上,审核把关漏洞只是网约车平台问题之一。在今年3月深圳市交委约谈5家网约车平台时,曾通报包括违法多、交通事故多等五大问题。现实中,网约车牌照甚至车型都与注册信息不符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另外,网约车司机准入门槛过低,也为乘客安全埋下隐患。网约车司机群体中,已出现过吸毒人员、精神病患者和被吊销驾照者等不该出现的人员。应该看到,在给用户带来便捷出行体验的同时,网约车平台对司机和车辆把关不严的隐患,会直接导致用户生命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

  为规范网约车机制,近期深圳、广州、杭州、上海等地密集对网约车开展整治,地方网约车新政策包括审查司机身份等,对提高网约车司机整体素质有益。然而在国家层面尚未出台行业管理办法的背景下,地方性的规范约束仍显力度不足,一些地方尝试设立的职业门槛,常常被外地网约车轻而易举地“攻破”。

  移动互联时代,网约车对政府部门监管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公众希望深圳发生的案件能成为网约车规范、有序发展的转折点,希望在即将出台的顶层设计方案中,进一步明确从业者准入门槛、明确事故赔偿责任,通过可操作、能执行的具体政策,鼓励新业态规范发展。唯有如此,才能弥补网约车这一新兴行业在制度和审核上的缺失,释放出更多的改革“红利”。

  •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