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风采  »  关注动态  »  外界动态

陈雨露:鼓励中长期资金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陈雨露:鼓励中长期资金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2016-09-22 14:59:58

来源:中国证券报

  21日,在乌鲁木齐举行的第五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丝绸之路金融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表示,大型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周期和投资回收期都比较长,要研究通过扩大直接融资、开展PPP合作等模式,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资本特别是中长期资金,参与“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建设。

  陈雨露称,要深化区域金融合作。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联系将更加紧密,强化双边和多边的金融合作、以金融服务便利化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的需求和必要性进一步上升。要充分发挥现有的双边、多边合作机制及各种交流平台的作用,加强政策沟通协调,稳步扩大金融市场双向开放,维护区域金融稳定。深化货币合作,扩大沿线国家双边本币互换、结算的范围和规模,降低汇率风险和交易成本,给市场主体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便利和好处。

  陈雨露称,推动形成政策性金融、开发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既有分工又相互合作的工作格局。“一带一路”建设项目资金需求量大,同时不同项目的投资回收期、商业回报率各有不同。对此,要进行合理的划分,分类施策。对于公共物品属性较强的项目,要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和开发性金融的独到作用。对于商业性项目,要按照市场化原则和国际惯例运作。同时,鼓励金融机构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形成有效合力。

  他表示,要加快绿色金融发展。中国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一道,积极推广绿色金融领域的最佳实践经验,促进绿色金融体系的能力建设。中国将进一步提高对外投资的绿色水平,也欢迎国际投资者通过各种渠道投资中国绿色项目,分享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成果。

  陈雨露介绍,2016年前8个月,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跨境人民币实际收付金额达8600亿元。截至目前,人民银行与21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的央行签订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总规模约为1.4万亿元人民币;6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获得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额度3300亿元;在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了人民币清算行;推出人民币对泰铢、人民币对哈萨克斯坦坚戈的银行间市场区域货币交易,降低市场主体交易成本。记者 任晓

  •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