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适时“微调”人口政策。戴相龙建议,我国可在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前提下,适时对人口政策进行“微调”,比如允许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夫妻生育二胎。此外,还可适时延长退休年龄。迟福林认为,可着眼于未来l0-20年重新制定人口战略,从提高人口素质、提高人力资本角度考虑,由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强国。
二是提前预判并应对养老金缺口问题。西室泰三说,日本在此方面的经验之一是注重对年轻人进行医疗和营养教育,以降低养老成本。戴相龙认为,可考虑借鉴一些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养老金的30%来自公众养老金,30%来自于企业补偿养老,40%靠个人,发展公共养老保险、普通养老保险、个人保险“三个发展”的政策。科尔德则认为,个人养老及私营养老机构未来在中国应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三是通过划拨国有资产充实社保基金,增加社保基金战略储备基金。“通过划拨国有资产充实社保基金,可使社保战略储备基金到2020年达到三万亿元至五万亿元的规模,留待未来高龄化高峰时使用。”戴相龙说,此外还需坚持实行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政策。
四是提高劳动力技能释放新的红利。新型城镇化带来的农民工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但这部分劳动力的劳动技能有待提高。科尔德认为,印度和美国采取以市场为导向的模式,在增加劳动力流动性以及劳动力培训和资金扶持方面释放了新红利,值得中国借鉴。(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