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回顾:虚构保单为理财套取手续费
而在7个月前的7月10日,泛鑫一案首次开庭,据检方陈述,陈怡与另一高管谭睿(另案处理)将保险产品虚构成理财产品欺骗客户购买,采用“长线短做”的经营模式营造了一场旁氏骗局,涉案总额高达13亿元。
也就是,将保险公司的20年期寿险产品虚构成年收益10%左右的1年至3年短期保险理财产品,骗取投资人资金。他们谎称这笔资金为正常保费,借此套取保险公司返还的手续费。
这一模式的实施还需要两方:一是合作的保险公司,二是保险代理人。而这些与泛鑫签订“销售保险产品代理协议”的保险公司分别有昆仑、幸福、阳光、光大永明、海康、泰康等6家,是陈怡、江杰先后以泛鑫保险、浙江永力和中海盛邦名义,在2010年2月至2013年7月期间签署的。
同时他们还在各地招聘了400多名保险代理人,组成11个销售团队,通过银行代售或代理人直销,在江浙沪等地向4433人售卖上述虚假的保险理财产品,共计骗取人民币(6.2430,0.0025, 0.04%)13亿余元,还向保险公司套取手续费10亿余元,最终返还给客户的不足4亿。
不过,陈怡拒不承认这一罪名,认为自己只是职务侵占罪。她对控方指认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但对于“长线短做”的营销模式,她认为并非蓄意诈骗,而是希望通过引进风投、上市等方式补上资金“漏洞”。她认为自己的行为只是侵占了公司财物,应构成职务侵占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