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敲门声》、《蔫娃娶亲》、《你是哈密我是瓜》、《传家的宝贝》……经常看电视的观众对这些片名一定非常熟悉。对,这就是陕西电视台播过的几部“百家碎戏”和“都市碎戏”。也许你想不到,这几个“碎戏”均出自丹凤电视台一名普通的新闻工作者淡永鸿之手——
三月下旬,春暖花开,桃红柳绿,正是一年中最美的时节。记者应约前往丹凤电视台采访淡永鸿,正巧碰见他与部室的几位同事商议他的新作《还是你最好》的拍摄事宜。这一次,他们部室的同事们打算利用自己的“特长”,捣鼓出第一部由他们自编自导自演的“碎戏”。
听说我专意为“碎戏”而来,淡永鸿从办公桌的抽屉里取出一叠稿纸:“这是我刚写了半截的‘碎戏‘《血染的戒指》,女儿和妻子都说这个题目有点血腥,可我拿不准要用什么名儿,你给提提建议吧。”永鸿告诉我,每个碎戏剧本完成后,他都要听听亲戚朋友和同事们的意见与建议。“百家碎戏演的是咱老百姓身边的事,要想为它写好剧本,还就得从百姓中来,到百姓中去。”
“碎戏”说的就是咱老百姓的事
自2006年初以来,陕西电视台根据电视发展的需要,在新闻综合频道、都市青春频道开设了以反映普通老百姓喜怒哀乐为主题的、更贴近生活实际的“百家碎戏”及“都市碎戏”栏目,每天晚上播出一部(星期天除外)。碎戏虽小,却演的是与广大观众息息相关的生活故事,颂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因而一开播便受到了广大电视观众的欢迎和好评,收视率也再创新高。
作为一名长期奋战在新闻第一线的普通新闻工作者,摄像、采访是他的本职。由于家居丹江之南的城郊,有一段时间,淡永鸿吃过晚饭去左邻右舍串门时,发现到了19:25分,不少家庭都会不约而同地把电视频道调到陕西一套,说是要看“百家碎戏”,陪看了几次,他也逐渐被“碎戏”所吸引,感觉剧中反映的人和事似乎就发生在自己身边,有一种很亲切的感觉。慢慢的,他喜欢上了碎戏。
闲聊中,一些乡亲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跟他说,电视上演的都是咱农村常见的事情,你在电视台工作,就不能把咱身边的事情写写,让咱们也看看自己的“碎戏”。淡永鸿一听,还真是这个理儿,同样都在三秦大地上,关中、陕北、陕南虽然风情习俗不一样,但地道的陕西话大同小异,何不把自己家乡、自己身边耳闻目睹的一些事情也编成“碎戏”,看能不能也上一回省台?
咱也能写“碎戏”
要想写好“碎戏”,就要多看“碎戏”,多了解它通过小故事折射大道理的剧情特点。此后,淡永鸿便留心收看每一部“碎戏”,仔细观察剧中人物的话语表达特点、场景运用以及人物、故事衔接的方式等等编剧“艺术”。听说他要写碎戏,乡亲们都来和他闲聊,为他提供写作的素材。
说归说,真正写起来难度却相当大,因为每部碎戏的时间、场景甚至字数都有严格的限制。初涉碎戏写作,身为门外汉的淡永鸿从素材的选取到文稿的写作格式、内容要求,都得一一摸索。淡永鸿笑着说,是妻子史存侠的一句玩笑话成就了他的第一个“碎戏”剧本。一天晚上,他正和妻子看电视,突然收到了商州好友发来的一条手机搞笑短信,妻子看完随即和他开起玩笑,两个人由此聊起了农村里与手机有关的一些笑话。“现在生活水平提高啦,不管城里还是乡下,手机都很普遍了,但因它闹出的笑话和家庭矛盾也不少。你不是一直说要编个碎戏本子,那咋不在这方面寻些感觉呢?”妻子不经意的一句话,当即让淡永鸿有了创作灵感。在简单构思完故事框架后,当晚他就着手整理素材。第二天,他根据碎戏播出后片尾留下的西安一些影视制作公司的征稿联系电话,咨询了一些剧本的写作格式、场景及文字方面的要求,便着手写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