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万纪青) 历史如画,岁月如歌。一代代中华儿女听着红歌茁壮成长,一曲曲红歌伴随着我们铿锵前行。5月17日上午,陕西省"三唱三颂"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红歌唱响新商南"演唱会在商南县文化广场拉开帷幕。从此,商南大地,红歌如潮。
所谓"红歌"即红色革命歌曲,是革命战争年代重要的音乐形式,是一个世纪以来,我国人民在抵御外侮、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设现代化的过程中,创作的以爱国和革命为主题,并在社会上得到广泛传唱的群众歌曲。这些歌曲有的歌唱革命斗争如《长征组歌》;有的歌颂共产党和人民领袖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东方红》;有的颂扬美丽山河如《在那希望的田野上》,还有的颂扬改革开放如《春天的故事》、《复兴之路》等,都是不同时期红歌的代表。这些红歌高亢嘹亮、节奏明快,就象一场及时春雨,滋润着人们的心田,让人享受,使人受益。
红歌的传唱,感受最亲切是40、50后老一代,因为他们对红歌情有独钟。这一代人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他们目睹了旧中国的黑暗,经历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时代变迁,有着在党的领导下翻身解放过上幸福生活的切身体会,然而,生活水平提高了,红色的历史却渐行渐远,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物质享受中迷失自我,渐渐失去了方向,甚至"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更可怕的是这些曾经艰苦过、奋斗过的一代,也慢慢厌倦了都市生活,精神无所寄托。为了在创造物质生活的同时给人们送去更多的精神食粮,我们的决策者,以高瞻远瞩的目光,把红歌传唱,作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切入点,无疑是一项英明的决策。尤其是在这举国上下迎接建党90周年的喜庆日子里,一首首久违的红歌唱响了商南大地,犹如天籁之音,降临人间,仿佛又把人们带进了激情火热的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那一曲曲饱含革命的理想旋律,那一句句抒发革命豪情的歌词,既是对红色历史的记录,也是对激情岁月的深情咏唱,其旋律的高亢优美,给人一种精神力量,一种心灵的感动,一种至美的享受,令人鼓舞,催人奋进。
红歌的传唱,最受益的应该还有青少年一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但在窗户打开的同时,西方音乐的靡靡之音开始泛滥,广大青少年甚至于幼儿园的小朋友开口唱出的,都是一些他们连词意都不明白的趣味低俗的歌曲,如《老鼠爱大米》、《姑娘我爱你》之类的情歌。从这个意义上说,红歌的传唱,无异于在充满靡靡之音的歌曲世界里,吹来了一股清新刚健的空气,让人如沐春风。从而教育广大青少年在多元文化冲突的彷徨和迷失中,去积极向上地追求生活的理想,激发他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精神力量。
红歌的传唱,也为建构和谐社会和凝聚民族精神吹响了前进的号角。红歌之所以成为群众歌咏的经典,从思想内容上看,红歌追求国家统一与民族解放,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红歌的歌词健康向上,能够净化人们的心灵;从形式上看,红歌的歌词大多琅琅上口,旋律优美而简易,有利于口口相传,广泛传唱。因此,不同的地域,不同人群在同一时期,共同传唱革命经典歌曲,形成一种习惯、一种氛围、一种文化取向,不仅有利于我们凝聚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美好家园的精神力量,而且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充分发挥文艺的引领和先导作用,有着不可估量的现实价值。
诗言志,歌咏言。红歌是发自人的内心且最能打动人心的一种艺术形式,红歌是音乐中的经典,是时代的号角,是人民的心声。唱红歌、品红歌的过程,其实是我们每一个现代人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默默接受红色文化洗礼的过程,也是在内心深处追求健康向上的传统文化的过程。让我们在红歌的感召下,加入红歌传唱的队伍,做一名红色灵魂的传播者和红色心灵的实践者,高唱红歌去迎接美好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