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山收藏  »  商山宝藏

清代黄杨木雕香囊

2010-03-11 09:23:35

来源:商洛日报

清代黄杨木雕香囊.jpg

  木器在工艺美术品中虽然多是小器,但一器之微,往往穷工极巧,考工考史,源远流长。在考古发掘中,由于历史和自然环境等因素,古代不易保存,故发现甚少。

  历代木刻艺术,大体有圆雕、浅雕、浮雕三种。甘肃武威出土的汉代木猴,刀法简练,自然生动。唐宋以后各种木雕如佛像、人像、鸟兽、杂器等,不断发现。木刻成为专门艺术,应自明代中期开始。明清时期,民间木雕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江苏、广东各地,浙江东阳木雕以浮雕见长,产品多为床饰、柜架、挂屏等。清康熙、乾隆间,造办处创竹黄雕刻,以黄杨木为胎,用竹之内皮雕成各种纹饰,贴于器外,名曰“贴黄”。黄杨木雕以小件圆雕为主,广东金漆木雕以镂雕精细见称,福建龙眼木雕饰以髹漆,古朴浑厚,多具重要艺术价值。

  香囊就是装香料的袋子。在香袋内放入时令鲜花或特制的香料时,香气自筒壁孔溢出,既能清新空气,使人提神养性,又能防病、防虫。用不同质地的材料刻制、形式多样的香囊,是明清时期流行的工艺装饰器物。它的材质有陶、瓷、铜、木、瓦、牙、角等。过去没有香水,要朝见、要会友,就得将衣服熏香,这样才不失礼仪。到了清代乾隆西洋香料进入中国后,这类器物才慢慢淡出。

  黄杨,又名山黄杨、千年矮、小黄插百日红、万年青、豆板黄杨、瓜子黄杨,同属植物细叶黄杨,常绿灌木或小乔木,生长于山地和多石的地方,栽培供观赏;木材坚韧致密,可供雕刻和制木梳等。产于我国,分布在山东、陕西、甘肃、江苏、江西、湖北、云南、四川等地。

  黄杨木在古典家具中有着很微妙也很特殊的位置。我们看到的黄杨木作品多为工艺品摆件,基本上没有家具成品,在古典家具的使用中多用来点缀。黄杨木雕作为立体雕刻的工艺品单独出现,供人们案头欣赏的时间也并不是很短,目前有实物可查考的最早的是元代的遗物,现存北京故宫的黄杨木圆雕人物“李铁拐”,是元代至正二年(1342年)的作品,距今已经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关于黄杨木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李渔称其有君子之风,喻为“木中君子”,在他的《闲情偶寄》中更是记有“黄杨每岁一寸,不溢分毫,至闰年反缩一寸,是天限之命也。”其实这种说法在其他一些书中也有提及,比如苏轼就有诗云:“园中草木春无数,只有黄杨厄闰年。”《博物要论》中更是提到曾有人做过测试,称闰年黄杨并非缩减,只是不长。《酉阳杂俎》中对黄杨木的采伐还有如下的记载:“世重黄杨木以其无火也。用水试之,沉则无火。凡取此木,必寻隐晦夜无一星,伐之则不裂。”这些说法多少给黄杨木披上了一件神秘的外衣,更为黄杨木作品成为人们心爱的把玩之物增添了很多情趣。

  因为生长缓慢,黄杨的木质极其细腻,肉眼看不到棕眼(毛孔),但因黄杨生长缓慢,难有大料,多用来与高档红木搭配镶嵌或加工成极其精细的雕刻作品,也正因为如此,黄杨雕刻作品常被初识者误以为是象牙制作。可以说,黄杨木做成大件家具极难,如果出现,定是珍品。黄杨木的香气很轻,很淡,雅致而不俗艳,是那种完全可以用清香来形容的味道,并且可以驱蚊。另外,黄杨木还有杀菌和消炎止血的功效。在黄杨木生长地的山民,就有采黄杨叶用做止血药和放置黄杨树枝来驱蚊蝇的习惯。欣赏黄杨木的艺术作品最应用心,细细把玩,总有所得。

  此香囊是今年在一县城的大户人家收回,长7厘米,宽3厘米,高1.5厘米,上面的雕刻为两个非常灵动的猴子双手抱着一个寿桃背靠背而坐,意为辈辈猴(侯),即一辈又一辈人都是当官的,福禄寿皆含其中。正面是一枚古钱币,周边是花枝,寓意为有钱人家,做事方中有圆,圆中有方,永远生活在花丛中,幸福得像花一样。背面为一枝含苞欲放的梅花,是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寓意其主人是一位花枝招展的漂亮姑娘。左边雕刻的是一只立着的瓶子,上下饰有两朵花儿,寓意为一生瓶(平)安,生活美满幸福;右边是装香料的口,有一个能抽动的拉门。前后面有微残。香囊的下部雕刻的是三个小环,寓意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此物采用了平刻浮雕、缕雕等多种技法,刀法深厚,线条流畅。内壁有空间,使用时将香花或香料从进口送入,香气从镂孔而出,阵阵清香,扑鼻爽心。器物包浆浓厚,从雕工、寓意、外形、包浆综合分析,应为清中期物品,既是人们生活中的实用品,又是具有高超技艺的艺术品。(文/图  集雅轩主)

  • 相关阅读
  • 瑰丽富华的澳宝

      经过长达12个小时的飞机颠簸,我们终于到达了澳大利亚最大的城市悉尼。随后,当地华人导游就开始介绍澳大利亚的基本情况。  澳大利亚国名为澳大利亚联邦,面积769.2万平方公里,2155.9万人,位于南太平洋和印度...

    时间:03-11
  • 内涵丰富的“婚书”

    “婚书”是指男女婚嫁的文书,在早期称作“求婚帖”、“允婚帖”、“庚谱”、“合婚帖”、“龙凤全书”、“鸾凤和鸣”等。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美誉,通过历代婚书史料,可以窥见我国各个时期的婚嫁习俗,为研究当时的民情民风以及政治体制、经济发展等提供重要的历史依据。...

    时间:03-11
  • 光绪九年的一份休妻书

      我国自两汉、南北朝时期就有了休妻制。休妻书指妻子犯了“七去”或“七出”之罪,予以离弃;放妻书指双方和议离婚,妻子本身并无过失或过错,只是夫妻不合。自从原始社会夫权制确立,男子成...

    时间:03-11
  • 荷兰木鞋

      木鞋是与风车、郁金香齐名的“荷兰三宝”。木鞋同风车一样,是荷兰人在同大自然的搏斗中适应地理环境的产物。荷兰属“低洼之国”,欧洲许多大河经荷兰入海,又受全年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影...

    时间:03-11
  • 中美建交纪念瓷盘

      上世纪70年代初,中美两国领导人清醒地意识到,改善双边关系符合两国的共同利益。1971年4月,以美国乒乓球协会主席格雷姆·斯廷霍文为团长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应邀访华,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应邀访华的美...

    时间:03-11
  • 犀牛角烟斗

      犀角,亦称文犀角,是世界上非常有名的牙角料之一。古代的中国并不出产犀角,大多从国外输入,数量较少而更显得珍贵。  犀牛按照产地可以分为两大类,即亚洲犀牛与非洲犀牛。其中亚洲犀牛又分为印度犀牛、爪哇...

    时间:03-11
  •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莫斯科地图

      具有文史价值、实用价值和观赏价值的老地图,在收藏市场属于“冷门”,如比例尺寸大且精确的军用地图,很难见到,收藏困难。随着收藏市场整体升温,人们对古旧地图的认识发生了变化,该类藏品越来越受...

    时间:03-11
  • 同治开光瓷笔筒

      笔筒恐怕无人不知,它是搁放毛笔的器物,属于文房类范畴,是“文房四宝”之一。自古以来文人雅士对笔筒钟爱有加,作为文玩收藏中的“小器”,笔筒的市场行情始终被人看好。在如今的收藏市场...

    时间:03-11
  • 唐代石造像阿难

      石造像是指用石材雕刻的宗教偶像,可分为个体石造像和造像碑两种。前者直接以石造像,主像多为圆雕,大多数像身的背部、台座或碑面都刻满了信士的姓名以及造像年月,据此可以判断其时代。后者是在碑形石或柱状石...

    时间:03-11
  • 战国饕餮纹青铜剑

      此把战国竹节青铜剑(见图),长42厘米,宽3.5厘米,竹节上布满漂亮曲线纹,通体青铜制作,圆柄,柄内为无数同心圆饰,剑格向外高高凸出,两面镶嵌绿松石雕琢饕餮纹点缀,可谓画龙点睛。由于年份久远,绿松石已掉落...

    时间:03-1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