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女儿回家过年,吴爸爸和吴妈妈非常开心,一家三口的年夜饭会在家里吃,由“大厨”吴爸爸掌勺,饭桌上自然少不了吴敏霞爱吃的红烧排骨和鱼。
吴珏明回忆说,吴敏霞小时候喜欢吃荤的,后来去了国家队,常年在外,饮食习惯也变了,已经不是典型的上海口味,特别能吃辣,有一次去四川比赛,带回很多当地特产,老爸老妈都吃不惯。因为在北方生活久了,吴敏霞连生蒜都能吃得津津有味。
运动员讲究营养保证,没有足够的营养无法应付繁重的训练,跳水队里笃信这样的食物哲学——“两条腿的比四条腿的好,一条腿(蘑菇)的比两条腿的好,天上飞的比地上跑的好,海里游的比天上飞的好”。吴敏霞的饮食很有节制,跳水运动员必须控制体重,她不允许自己放开胃口。每次训练后都要称一下体重,一旦超过标准,就会想办法去减掉。吴珏明很了解女儿的心思:“以前过年总是大鱼大肉,现在条件好了,天天像过年,我会多给她烧点素菜吃。”
过年也会天天训练
跳水队里流传的俗语是“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教练知道;三天不练,全国人民都知道”。今年春节虽然放假一周,但吴敏霞却不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即使是奥运会后返回上海休息的那几天,吴敏霞也天天到上海游泳馆报到,坚持做陆上训练,这对上海队的师弟师妹们触动很大,上海跳水队主帅胡燕告诉记者,不少跳水运动员二十二三岁就觉得自己力不从心、该退役了,而吴敏霞二十七八岁还能保持那么好的状态,就是因为她十年如一日坚持训练,即使没有教练盯着也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吴敏霞的父亲吴珏明说:“过年这些天,女儿天天都要训练,考虑到年龄和体能问题,不训练不行。”
吴敏霞父母的蛇年心愿是:“大家都平平安安,吴敏霞顺顺利利,希望她能过得快乐,没有压力,保持好心态。今年她要把全运会的任务完成,再考虑之后该怎么走,做好每一年的过程,目标不能定得太远。她已经比过3届奥运会,能不能参加第4届,要看她自己的状态。”
潘晓婷回老家陪奶奶搓麻将
若干年前的一个冬日,潘晓婷和父亲潘健暂别学球的广东,赶火车回老家山东济宁过年,潘晓婷发着高烧,老潘在拥挤的火车上找到一个座位安顿好女儿,自己一屁股坐在车厢地板上,老潘扪心自问:“要不要坚持下去?是不是让小婷婷受委屈了?”女儿最懂爸爸心思,潘晓婷这样安慰老爸:“爸爸,我不想半途而废,你要相信我,我会用成绩回报您的。”
转眼已到蛇年春节,将满31岁的潘晓婷已经是名满天下的“九球天后”,潘家过上了富庶舒心的日子,一家三口将短暂离开上海,回老家陪伴80多岁的奶奶过年。
潘晓婷期待家乡的年夜饭。潘家的年夜饭总在家里吃,饭桌上总少不了济宁著名的烧鸡,还有一道名叫“升官发财”的菜,其实就是用生菜凉拌“散子”(油炸的条状面食),清脆可口。
北方过春节,自然少不了饺子。潘晓婷总和堂妹负责擀面皮,潘晓婷的妈妈、婶婶、奶奶负责包饺子,而老爸潘健则优哉游哉、跷着二郎腿看春晚。
其实,潘晓婷最爱的是济宁的小吃。冬天吃凉皮,总会在油锅里炒一下,更入味,还有那味道诱人的凉面、麻辣串,晓婷一想起来就食指大动。她特别向记者推荐家乡的“辣汤”,勾芡的辣汤里有花生、豆皮、海带丝和面筋,调味料是姜和胡椒粉,把油条泡在里面吃,特别美味。
吃完年夜饭,潘晓婷就开始陪奶奶打麻将,她调侃说:“我是业余选手,奶奶是职业选手,别看她80多岁了,打麻将连眼镜都不用戴,头脑特别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