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体育  »  焦点新闻

摩托艇彭水战水上争霸 朱平康:比赛要学会享受

摩托艇彭水战水上争霸 朱平康:比赛要学会享受

2014-05-27 10:09:00

来源:光明网

  光明网讯(记者 翟继茹)提要:2011年,一场国内竞技水平最高、最具专业性和观赏性的摩托艇联赛在广西柳州举办。这场由国家体育总局、中国摩托艇协会打造的中国摩托艇联赛,是我国投入非奥运体育项目市场化和社会化发展的一次探索。四年时间里,不仅赛事参与人数不断攀升,更涌现出一批从事摩托艇运动的超级明星。天津天海风休闲俱乐部的朱平康就是其中之一。

  采访中朱平康说他的每一场比赛爸妈都会在电视机前收看,这时他才露出了一个孩子般的笑容,略带羞涩和骄傲。而在全程采访中,他都很温和有礼、话不多,但每一句都能准确清晰地表达自己。如此老练并不像一个只有26岁的年轻人,特别是进行摩托艇这种刺激运动的运动员所留给人们的一般印象。

  朱平康13岁开始接触摩托艇项目,够刺激是少年选择这一项目的初衷,由此也便一发不可收拾。与其他运动不同,摩托艇运动需要巨大的成本投入,水域场地使用、摩托艇购买维护、燃料消耗等等,使得摩托艇运动的下水训练时间有严格的限制。曾经朱平康每天只有20分钟的下水训练时间,而这短短的时间成为他一天最美好的时光。每每当教练在水上挥动红旗召回正在疾驰的运动员时,他都会故意拖延时间,为的只是在水面上多留一会儿。

  一次午休的时候,朱平康私自下水训练被教练发现,年少气盛的朱平康上岸后便和教练大声理论,冲突渐渐升级。朱平康回忆说这是他运动生涯中做过最冲动的一件事儿了。

  而今,教练员兼运动员的朱平康更多了几分冷静和从容。作为教练员和运动员,朱平康是队中的老大哥。除了自己的日常训练和监督管理其它小将训练外,器械管理维护、运动员身体健康、团队事务协调,他事无巨细地成为一个“打杂”的人。

  经过无数比赛的锻炼和如今教练员身份的影响,朱平康对摩托艇项目有着自己更深刻的认识。他说,目前,运动员主要活跃在各地省队和俱乐部等民间组织中。在省队,运动员可以受到更专业的训练,而待遇要比俱乐部略低。俱乐部等民间组织有固定的资金投入,运动员的生活更有保障,但是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专业人才的短缺。朱平康说民间力量的介入和大赛的不断成熟,为运动员提供了更好的发展平台,让摩托艇运动向着职业化、市场化的方向发展,从而让更多人热爱摩托艇运动。

  作为天津天海风休闲俱乐部的教练,朱平康对队员们的要求很简单,享受比赛,享受水上飞弛的快乐,尽最大努力站在领奖台上。

  采访札记:

  2012年,在中国摩托艇联赛柳州站的赛场上,当时的朱平康还是山东队的代表选手,他驾驶摩托艇以17分19秒77的成绩获得立式水上摩托竞速赛第二名。在当时的赛事报道中,朱平康的名字已经成为许多体育记者赛前要关注的名字。而在本届赛场上,代表天津天海风休闲俱乐部参赛的朱平康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有了更多的粉丝和崇拜。许多服务运动员的志愿者都说朱平康是他们接触过运动员中最有魅力的,场下文质彬彬,场上霸气十足。所以他们也都想在赛后尝试一下摩托艇项目。

  这或许就是运动员、联赛和体育推广的互动融合。

  彭水的5月,乌江两岸因中国摩托艇联赛而热闹非凡。大街小巷的人们都聚集在这里等待着一场场精彩的水上大战。而这其中更不乏许多摩托艇发烧友,来自湖北的江先生告诉记者他已经追中国摩托艇联赛三年了,只要工作时间允许每一站他都会亲临现场。之前以为摩托艇是非常危险和昂贵的体育运动,但通过慢慢地接触和参加联赛举办的一些群众性活动他如今也成为了一名业余选手中的佼佼者。

  而本届中国摩托艇联赛有三家具乐部参加,他们也都在尝试借由联赛的力量让更多人加入到水上体育活动之中。

  天津天海风休闲俱乐部领队翟启禄说他希望借助赛事、运动员和俱乐部的自身能力将水上运动真正在大众中普及。他告诉记者,水上运动并不是大众想象中的“贵族运动”,一次体验的价格仅仅在50、60元之间,现已经在天津和北京两地吸引了众多的爱好者。

  •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