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冬季转会窗口,中超联赛烧掉了29亿元人民币,是西甲的16倍!相比于史上最贵联赛本身的胜负局,中超新政策成为了第一轮联赛的焦点话题,而且从整体上看,足协新规也催生了正反两方面不同的效果。
一方面,本轮19粒进球当中,有5粒进球由本土球员打进,占比26.3%。2016年的16粒进球中“土炮”打进1球,占比6.25%,2015年的27粒进球当中本土球员贡献6粒,占比22.2%。国内球员进球在增加,与关于外援出场3人次的限制政策有直接关系,外援人数的减少给了“土炮”更多施展的舞台。包括武磊、肖智和毛剑卿等国产射手都在本轮取得了进球,可以说足协新政策的实施,在联赛第一轮已经初现成效。
另一方面,关于23岁以下首发球员的出场要求,受到外界褒贬不一的评价,各支球队对此也上有政策、下有对策。18名球员中只有5人打满全场,其余出场时间多少不一。新规定是对足坛后备力量的一次摸底,但由于各队青训基础和球员能力不同,规定在执行起来也难免各不相同。前几轮大家还会遵守,但可想而知,当联赛进行到争冠和保级的最关键时期,不排除会有“年轻队员一出场便被换下”的极端情况发生。
此外,巨额资本的投入让16强早早进入摩拳擦掌的临战状态,也使得联赛首轮便擦出了更多火药味儿——8场比赛诞生4张红牌45张黄牌,这在中国足球职业史上都是罕见的。与此同时,一些争议判罚也暴露出裁判的执法能力有待提升。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 周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