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体育 > 体育之星

林丹之喜与才力之困: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2012-10-24 15:22:36 来源:

  近来,体育圈有不少关于冠军的新闻。

  去世多年的亚洲举重冠军才力再次“走进”公众视线。他的遗孀刘成菊不幸患上癌症,一家人贫病交加,几乎陷入绝境。其女发微博求助,无人问津。被媒体曝光后,不少爱心人士向她们予以援助。短短几天,才力妻女收获了各界的17万元捐赠,她们的生活条件才得到改善。

  另一桩热门话题,是羽球奥运金牌得主林丹喜获华侨大学硕士学位,还拿到了校方颁发的十万元杰出贡献奖。伴随着研究生的光芒,质疑之声鹊起。不少人认为,林丹很难在繁重的训练之余拿到颇具含金量的硕士头衔,这个研究生其中必有“水分”。

  对此有评论称,林丹名利双收,十万元对于事业成功的他是“锦上添花”。但才力一家拿到的救命钱却是“雪中送炭”,这位举重冠军因病过世多年之后,他的亲人却还在继续着不幸。同为攀至体坛“金字塔”巅峰的两代冠军,其境遇对比实在令人心酸。

  运动员在进入运动生涯后期后,鲜花和掌声已渐渐远去,于是退役后的出路便成了头等大事。

  对林丹这样的奥运冠军来说,既已经在羽毛球界功成名就,也有金牌一路“保驾护航”,拿学位和奖金似乎就成了水到渠成的“奖赏”。尽管华侨大学回应称,学校是以教师上门授课等方式保证了林丹等现役运动员完成学业,并不存在降低学习要求的现象。但学子们都知道,“上了课”和“拿到学位”之间,是不能划等号的。

  对才力、刘成菊这些运动员来说,退役后却很难有更多的选择。包括当搓澡工的邹春兰、摆地摊谋生的艾冬梅,乃至于地铁卖艺的张尚武,缺乏谋生技能的他们,只能接受残酷的现实。

  目前在安置退役运动员方面,地方上大多采取的模式是买断工龄的做法,即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偿,让运动员自主择业。然而,这样的“安置”和林丹所拿到的硕士学位并无区别——拿名气换一个学位,抑或是拿职业生涯和健康换一笔安置费,两者都是“泼出去的水”,并无本质上的区别。

  繁忙的奥运冠军如何拿到一个“实打实”的学位?如何避免才力等退役运动员的悲剧重演?看似不相关的两个问题,却共同反映出了运动员安置方面的关键性问题:体育主管部门如何将运动员的教育和保障机制落到实处?

  体育明星被大学录取后,同样应该严格按照普通学生的要求进行培养和管理。诚然,专业体育训练是系统化的。但做出读书选择的林丹,可以一边上学一边训练,也不应放松考核标准。但现状却是,运动队中文化课的教学质量很难与普通学校相提并论,奥运冠军们的学力和所获得的学位也饱受质疑。

  同样,在运动员安置方面,简单粗暴的“买断工龄”和“一刀切”也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怎样切实地对他们进行技能培训,确保其在社会上有谋生的一技之长,如何建立困难退役运动员的帮扶救助机制,都是相关管理机构应该深思的难题。

  学位和金钱都是现成的结果,但知识和能力才是改变命运的关键——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