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者不乏其人,最损的网友甚至称四元为“三十岁的十三点大妈”……
对于网友和球迷的种种评论,四元奈生美倒保持了一颗平常心,她说:“既然这么选择了,就不会管别人怎么看我。但作为运动员,我是真心想取得更好的成绩。”
四元奈生美华丽的外表下,究竟有着怎样的想法和感慨?本刊摘录并翻译了她在面对日本主流媒体采访时的一些自白,以飨读者。
以最直接的方式表现自己
我初次定做球衣是在初二的时候。我从4岁时就开始打乒乓球,但到了中学,别人一听说是乒乓球部的,都会觉得你肯定很沉闷无趣,所以我有时也会谎称自己是游泳部的(笑)。我一直想转变这项运动在人们心中的形象,但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队服,自己不能搞特殊。但是代表个人的职业选手就能够自己选择球衣,虽然如此,我走遍了市场,却找不到适合的,于是我决定自己设计球衣。对我来说,服装就是表现的舞台,就像歌手会把自己的心情融在
歌词里一样。作为一个职业运动员,我会把自己的心情表现在球衣上。我每次都会在大赛前一个月左右才决定球衣的主题,因为直到那个时候,我才能够把握自己会以什么样的心情出现在比赛场上。比如这次的主题就是“希望”。作为一名职业运动员,我希望自己能够更具实力,并希望乒乓球这项运动更具人气。另一个主题则是“贞德”,借此希望乒乓界的球衣能够掀起一场革命。被人要求穿什么样的东西,是我是最反感的。以最直接的方式表现自己,这种想法我无论何时也不会放弃。
独自一人的推广计划
我是一个职业运动员,自然要以让观众赏心悦目为目的。当然,磨练自己的球技是必要的,但只有这样还不够,为了将乒乓球推广出去,我能够做些什么?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比如说开展一个大型的活动,以个人的力量根本无法实现。想法虽有,但最终无力实现,人总会碰到这样的事。于是我决定从球衣出发,自己身上的球衣个人还是有权改变的。当然,最终还是毁誉参半,虽然我的服装都得到了日本乒协的认可,但运动员一方则反应各异。十几岁的球员中有人给我来信称“我也想要一套那样的球衣”,但年龄在她们之上的球员中,则有很多人仍抱有反感。但是我认为,变革的第一步是最重要的,也是我作为一名职业球员,为乒乓球运动力所能及的事。
曾经无奈
大学毕业后,我对于前途一度犹豫不决。进入实业团(企业队伍),就能享受优越的训练条件。但是我最大的愿望是能够使人们摆脱“乒乓球=小众+沉闷”的成见,所以必须采取特殊的方法。所以我选择了成为代表个人的“职业选手”,但是一名职业乒乓球运动员如何生活,我一无所知。我只知道职业运动员需要赞助商,就拿过一本黄页,挨个给各个企业的总机打过去,上来就是一句“我是打乒乓球的”(笑)。现在回想起来,真亏得那时干得出那样的事,但那时真的是心急火燎,也没有前后多想。当然,被对方以“我们不做赞助”,冷冰冰地拒绝了。只好自己一边打工一边参加比赛,平时买一小时200到400的票,在公共体育馆的场地训练。不过最近乒乓球的人气提高了,导致我训练还需要排队,乒乓球能够得到推广我当然很高兴,不过推广来推广去把自己的训练场地也推广没了(笑)。直到去年我都在排队训练,不过现在我已经有了母队,所以正在和男选手一块训练。
不盲从潮流
运动员一般都不会穿高跟鞋、靴子等,因为容易扭伤,平常还是多穿运动鞋,所以我的穿衣风格还是以休闲为主。我最喜欢各种明亮鲜艳的颜色,以前我就经常会穿着绿、粉等上下色彩各异的服装走上街头。经常有人会问我这样穿衣,不会觉得不自在吗?我反而觉得身上充满色彩会使心情更加舒畅。我还会专门找出街上行人不常穿着的色彩,来预测接下来的流行色。如果过一段时间发现猜错了,就安慰自己:“反正在我的心里是流行的”。在我的心里,从来不会以成见去看待事物。如果有人对我说,“这就是现在的潮流,你应该这样做。”我反而会报以疑问。球衣也是这样,所以我平时的穿衣风格,球衣的设计,都没有盲从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