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平这次已不是第一次来南京了,但玄武湖还是第一次进:“以前来南京,不是比赛,就是公务,难得有时间逛街。
郎平对江苏有着深厚的感情:“我妈是苏州人,所以,说起来我还是半个江苏人呢!”
“而且,江苏也是中国女排‘五连冠’起步的地方。”郎平透露:“我第一次到南京是1980年,当时袁导(袁伟民)带我们在南京集训,请江苏男排给我们当陪练,训练水平很高,提高很快。第二年就在日本世界杯上拿了冠军,开启了‘五连冠’的征程。”
在郎平看来,江苏是个排球人才辈出的地方,老一代的国家队教练袁伟民、张然、邹志华都是江苏人,老女排时期的孙晋芳、张洁云,也是江苏人,后来的孙玥(微博)、邱爱华、茅菊兰、赵蕊蕊(微博),也是江苏人,现在国家队的核心球员惠若琪(微博),也是从江苏队出来的。“江苏人比较内秀,很适合打排球!”郎平分析道。
“我是个幸运的教练”
作为运动员,郎平成绩卓著,作为教练,郎平更被称为“神奇教练”:
1995年,在中国女排低迷的时候,郎平毅然回国,执掌教鞭,当年便率队获得世界杯第三名,第二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又斩获银牌,1999年3月,郎平因为身体原因,辞去国家队教练,当年7月便赴意大利执教摩迪纳队,战绩同样辉煌,2000年夺得意大利女排联赛冠军、2001年夺得欧洲冠军联赛冠军、2002年再夺意大利联赛和杯赛双料冠军;
2002下半年,郎平转而执教意大利诺瓦腊俱乐部,又连夺意大利超级杯和2004年意大利联赛冠军;
在郎平的执教生涯中,几乎从没失败过,2005年带美国队时,一帮临时拼凑的美国队,在郎平的调教之下,居然拿了北京奥运会亚军。但是,说起自己的执教经历,郎平却是轻描淡写:“排球是个集体项目,需要很多人的合作,我的成功必定是很多人合作的成功。我很幸运,遇到了很多好的机会,团队也很配合。”
“学英语,一天背80个单词”
1986年,26岁的郎平就因为伤病退役了。退役之后的郎平进入北师大英语专业学习。
虽然长期职业生涯,让郎平荒废了学业,但退役之后,她还是很快就完成了角色转换。说起当年在北师大学英语的情景,郎平恍如昨日:“虽然打球的时候我就自学英语,但在班上,我算是基础最差学生了,为尽快提高,我那时候给自己的任务是每天至少背80个单词。”
“能记得住吗?”记者问。
“记不住也得记啊,要不然怎么赶上其他同学呢?”郎平回忆道:“1987年我被公派到美国新墨西哥大学留学,有了很好的英语环境。当时我没有奖学金,只好每天下午给校排球队当教练来挣学费,在那种环境下,硬逼着自己用英语和周围人沟通,所以英语提高得比较快。”1988年,郎平就在美国通过了“托福”和“GRE”的考试,获得了攻读新墨西哥大学体育管理系硕士研究生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