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体育  »  综合体育

“祖尔菲娅现象”对举重利大于弊 将激励中国选手

"祖尔菲娅现象"对举重利大于弊 将激励中国选手

2012-07-31 11:10:35

  7月29日的伦敦奥运会举重赛场,因祖尔菲娅打破世界纪录并夺冠,而备受关注。这名萨克斯坦名将是从中国湖南交流出去的选手。“祖尔菲娅现象”对举重发展利大于弊。

  中国运动员通过正规渠道、按照相关程序被交流出国,成为中国体育“海外军团”的一员,这在羽毛球、乒乓球等中国优势项目中屡见不鲜。表面上看,将自己的运动员交流出国,实际上是为自己树立潜在的对手,似乎并不明智。但从长远看,这对推广这些在世界体坛上相对受冷落的体育项目,大有益处,也能更好地激励中国运动员创造佳绩。

  举重同样是中国体育传统优势项目,多年来中国举重始终站在世界举重发展前列。当年哈萨克斯坦请求中国向其输送运动员,也正基于此。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国人对体育的态度、观念也同中国社会一样,在与世界的交流与融合中,日渐开放、成熟、自信。曾几何时,国人对乒乓球的“海外军团现象”以批评为主,还会发出一些刺耳的声音,但是如今,人们已经对此习以为常。北京奥运会时,美国女排主帅郎平、美国体操教练乔良率运动员取得好成绩时,家乡人民真诚地为他们献上喝彩和掌声。

  无论是周俊,还是祖尔菲娅,都为她们所代表的国家付出了努力和汗水,无论胜者还是败者,都应该获得尊重。面对在外国“生根发芽开花”的祖尔菲娅,我们应该为她的胜利献上祝福——因为她同样代表了“中国力量”。

  举重运动平日鲜有人问津。诸如祖尔菲娅这样的优秀运动员在奥运会上大放异彩,有利于世界举重运动的推广,世界举重的强大也必将促进中国举重的发展。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自救”。

  祖尔菲娅在湖南训练时成绩并不突出,在哈萨克斯坦教练的指导下成为奥运冠军,显示了哈萨克斯坦举重的实力,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在相互学习、交流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努力提高水平。“祖尔菲娅现象”对中国举重发展利大于弊。

  日益强大的中国正在努力摆脱“唯金牌论”的体育观,体育带来的不仅仅是至高的民族荣誉感,更应该回归增强体质、身心愉悦、教育青少年的本质。我们应该以更成熟的心态面对今后还可能出现的“祖尔菲娅”,充分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这种快乐和激情,超越国界。(中新网)

  • 相关阅读
  • 朝鲜力士连抢男子举重两金 张杰泪洒伦敦举重台

    当地时间7月30日,伦敦奥运会男子举重62公斤级决赛,中国选手张杰以314公斤的总成绩位列第四,无缘奖牌。  朝鲜力士抢走了中国队的风头,已经决出的两枚奥运会男子举重金牌悉数收入朝鲜力士囊中。  7月30日晚,伦...

    时间:07-31
  • 中国选手首日泳池夺4金

      据新华社里约热内卢7月17日电第五届世界军人运动会17日全面开赛,共产生12枚金牌。中国人民解放军代表团首日收获4金3银3铜,成为最大赢家。杨礼在女子50米自由泳比赛中打破赛会纪录,为中国队夺取首...

    时间:07-19
  • 中国选手摘铜牌

      罗马沙滩排球世锦赛女子决赛19日分出胜负,巴西组合拉利莎/朱莉安娜苦战三局击败美国选手沃尔什/梅-特雷纳,捧起冠军奖杯。  在第三名争夺赛中,北京奥运会第三名薛晨/张希直落两局击败一对捷克选手,获...

    时间:06-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