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优质学子
乒坛传统悠久
大概在一周之前,46岁的前国乒女子世界冠军刘伟刚刚被北京大学授予教育管理专业博士学位。刘伟并非乒坛攻下博士学位的第一人,在她之前,邓亚萍早在2008年就被英国剑桥大学基督学院授予经济学博士学位,而在此之前,邓亚萍先后获得清华大学英语专业学士学位、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当代研究专业硕士学位,用时下时髦的“学霸”称谓来形容邓亚萍绝不为过。邓亚萍能在国际奥委会道德委员会及运动和环境委员会任职,并且为当年北京申奥立下汗马功劳,与她在学业上取得的巨大收获不无关系。
国乒主帅刘国梁虽然够不上学霸的格儿,但也算学有所成,去年5月,他在一对双胞胎女儿4岁生日当天,领到上海交大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刘国梁对北青报记者说,“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乒乓球人,退役后选择进校园学习,跟项目带头人的引导有关,记得我刚当教练的时候,蔡局(体育总局副局长蔡振华)就给我提要求,必须上学,所以我当时就在上海交大报了名,而后来我也给队伍成员提出同样的要求”。目前除了男队刘国梁、女队孔令辉两位主教练之外,教练组其他绝大多数成员也都接受高等教育,像张怡宁这样的顶尖运动员也都在各高校“挂了号”,“现在国乒队教练应聘的最低学历指标就是本科,像我们队助理教练马俊峰、陈彬,还有马琳、陈玘都有中国乒乓球学院的文凭,秦志戬在上海交大也快毕业了。”刘国梁说。
求学不拘一格
上学非混文凭
在中国体坛,退役运动员或教练求学的例子数不胜数,但乒乓球项目相对来说向大学校园里输送的生源最集中,他们在经过系统学习后也大多成为品学兼优的优质学子。例如,因参加学位授予典礼而通过手机短信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的刘伟,曾经发来这样一段话,“钻之弥坚,仰之弥高,求知过程原本是一个逐步发现自己无知的过程”,这显然是一段经过缜密思考、讲求逻辑、具有高度概括性的文字,甚至标点符号的使用都滴水不漏,刘伟经过16年寒窗苦读,已由一个优秀运动员变身一位治学严谨、善于思考的读书人,她能成为百年学府北大的一名教师,非一日之功。刘国梁对此也深有体会,“感觉乒乓球运动员更善于动脑子,善于意识层面的提升,比如郭跃就不是一般的聪明,他们吸纳知识、丰富理念的能力更强,更重要的是,乒乓球运动员更善于思考、勤奋,这为他们读好书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