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浏览
 日报搜索
政府规划 企业出资
洛南千万元给黄龙河换脸
发表于2005.12.30第2版  稿件作者 赵有良 王尚锋  

      本报讯 (记者 赵有良 王尚锋)12月28日,洛南县石门镇黄龙河流域治理一期工程进入收尾阶段,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线型流畅的万米新筑河堤,使伤痕累累、残缺破败的黄龙河流域顿然换脸。更令人惊喜的是治理工程所用的1000多万元资金竟是黄龙河流域内的18家企业筹资捐助的。

      黄龙河流域系石门河上游,北邻华阴,西接华县,是洛南县出秦岭入关中的北大门。流域总面积107.64平方公里,涉及石门镇的6个村6900多口人,流域内厂矿密集,是洛南县有名的钼业小区。由于多年的大肆开采,水土流失严重,加之一些企业将尾矿、弃渣在河道、山沟、坡面随意堆放,致使流域内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水质污染,河床淤积,部分河段形成悬河,成了汛期发洪水、天旱沤臭水、四季流黄水的害河,成了当地老百姓和政府的一块心病。

      今年4月,洛南县委、县政府痛下决心,科学制定了黄龙河流域综合治理实施方案。他们依据水土保持法“谁破坏、谁出资、谁治理”的有关规定,号召流域内的21家企业支持政府综合治理黄龙河流域。这一举措得到了各厂矿企业主的热心支持。优秀共产党员、鑫兴钼业公司经理秦随彦、秦岭钼选厂经理杨全民等有远见的企业家都认识到企业所在地流域治理好了,更有利于企业发展的道理,纷纷表示不能只讲索取,不讲奉献,更不能光开发赚钱不治理污染。在他们的带动下,仅10月19日、20日两天,县政府就收到捐资850万元。其中洛南县鑫兴钼业公司、秦岭钼选厂、陕西秦岭钼业有限公司、振兴钼业公司等企业都捐资100多万元。

      据洛南县乡企局副局长李建设介绍,此前,黄龙河流域的9家企业曾自主出资400多万元,先后为周围群众找水打井,安装供水管道,修建了9座中、小桥梁和容积达3200立方米的沉淀池,初步治理了黄龙河支流王河沟的1公里河道。这次他们又积极出资支持黄龙河综合治理。对此,县财政局专门设立了专账专户,以确保用好企业筹集的每一分钱。

      据了解,黄龙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是商洛市2005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投资最多、规模最大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该工程规划修建标准化堤防22.99公里,修建拦沙坝3座,绿化河堤23.8公里,河道清淤15处11.27公里。河道整治工程自10月25日开工以来,中标的21个施工队同时开进19个标段施工,日上劳1800多人,动用挖掘机5台,装载机10台、运输车辆150余台,抢在上冻前完成了基础开挖和河堤砌筑工程。同时对上游部分坡面栽植了树木以恢复植被。

商洛日报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本“商洛日报电子版”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商洛日报和商洛之窗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洛日报或商洛之窗”,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商洛日报或商洛之窗”,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