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浏览
 日报搜索

书堂山•云蒙山
●文/图 刘琰珺
发表于2006.09.09第4版  稿件作者 刘琰珺  


书堂山一角


舍身崖


绝壁处,倚石而立的古松迎来送往乐此不疲


孤独的小庙,记忆着往昔的繁盛


一棵树,阅尽了风雨坎坷

      从黑龙口进洛南,上了葡萄岭北望,远远一道浅黛如屏挂在天边,一直陪伴你走过永丰三十里平川直达县城,这就是洛南北方的天然屏障书堂山了。

      先秦时期,山南樵夫遇鹿而追,发现山洞两眼,闻听洞内书声琅琅,山南人便称之为书堂山;山北居民远望此山,四季云雾缭绕,难识其真面目,便称云蒙山。于是一座山便有了雅俗两个名字。此山隔开了洛河与麻坪河两道水域,割出了白洛与麻坪两个乡镇,拉远了麻坪镇与县城的距离。水有龙则灵,山有仙则名,传说神农雨师赤松子云游于此,汉张良辅弼高祖兴汉灭秦后功成思退隐居于此,明真人孙碧玉结庐修行于此,山便沾了仙气,有了名气。主峰海拔1745米,便做了洛南群山之首。因山高人稀,古木参天,便平添了一些幽静,多余了许多寂寞。时闻林涛中金铃悦耳,牛羊互答,却只闻其声,不见其形。

      远观雄壮,近赏秀丽,入叹峻险。蜿蜒小道盘山而上,藤萝荆棘随石而生。山顶有庙,庙顺峰转,殿依山建,院随殿设,倍增了古朴典雅与肃穆庄重。登临主峰,北望秦岭,群山连绵起伏,如浪如潮,镇街道路皆收视野;南眺洛水,河道曲折盘旋,如带如银,村庄农舍尽收眼底。逢天晴气朗,遥望华岳奇峰林立,清晰可辨,历历在目,是云“云蒙观华”;遇初晴时分,纵目云雾弥漫,雾凇迤逦,银装素裹,又称“书堂雪花”,洛南八景独占其二。此两段胜景被寺庙山门的对联一语道尽:“岳色遥临,秦岭难遮天外目;书堂宛在,洞门犹观雪中花。”山顶之东有舍身崖,高百仞,宽盈尺,险谲陡峭,站立斯处,罡风拂襟,衣袂飘飘,仿若竟生了道骨仙风。春有鸟语花香,夏有松柏叠翠,秋有红叶烂漫,冬有白雪抛洒,便引来历代文人骚客四季赏玩。清张琛诗云:“此山多隐者,处处烟岚横。但觉书声度,更无人迹行。苔眠白鹿伏,雪映绛桃生。寻入碧云路,不知秦晋名。”寥寥八句,便将其妙处绝处奇处美处描述得淋漓尽致。

商洛日报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本“商洛日报电子版”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商洛日报和商洛之窗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洛日报或商洛之窗”,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商洛日报或商洛之窗”,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