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当好党的政策的宣传员。要采取通过有线广播、宣传栏、读报栏、上门宣传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及时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努力提高政策的知晓率。
二是当好村级管理的助理员。积极协助村支书、村主任管理村级日常事务,协助村两委会制订全村产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参加相关会议,做好会议纪录、请示、报告、总结、汇报等各种文字材料起草,通过调查、研究、分析、论证,为领导决策提出合理化建议,督促村两委会定期公开村务、党务、事务,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
三是科技知识的传播员。尽快熟悉和掌握一些农村实用技术和科技知识,通过组织技术培训班、入户走访、实地示范、请专家授课指导等方式,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改进种植、养殖方式和经营模式,改良品种、及时开展畜禽防疫和病虫害防治。在遇到技术难题时,及时请专家、学者答疑解惑,尽可能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
四是农村工作的调研员。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有针对性的做好调研工作,并积极撰写有价值的调查报告和调研文章,为上一级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五是农民群众的信息员。通过报刊、电视、互联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等,及时收集、整理、分析、反馈各地农产品的生产信息、交易信息、供求信息及深加工信息等,通过各种方式向群众进行反馈。有条件的村,要组织农民成立专业协会、产业合作社等经济合作组织,将主导产业做大做强,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六是对外宣传的通讯员。积极搜集情况、撰写信息,在各种新闻媒体、会议及对外交往中,宣传本村的自然风光、资源优势、主导产业、工作成效和成功经验,为争取项目、招商引资创造条件。
七是民事纠纷的调解员。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直接影响一方的和谐稳定,也是令一些基层干部头疼的“老大难”问题。大学生“村官”要熟悉常用的法律法规,如婚姻法、民法通则、土地承包法等,积极配合镇、村干部调解各类民事纠纷,并尝试独立调处一些民事纠纷,这也是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和农村工作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陈塬办事处王塬村的支部书记助理李承鹏,是青海师范大学法律系的毕业生,他上任以来,发挥专业特长,已经亲自调处了多起民事纠纷,受到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八是电教器材的管理员。充分发挥专长,管理、维护和使用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配发的电视机、投影仪、电脑等终端设备,按时组织党员群众收看电教节目,教育培训农民,提高素质,培强致富本领。
当然,农村工作千头万绪,大家的工作任务远远不止这些。按照中央的部署,从今后9月到明年2月,全国乡、村两级将开展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省委、省政府从今年起到2012年,在全省开展村级党组织“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这些都是农村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大事,大家必须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按照上级党委和村级党组织的统一部署,全力完成各项任务。
三、关于能力问题
做一名优秀的大学生“村官”,必须切实加强“六种能力”建设,才能适应农村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一)必须讲政治,努力提高政治鉴别能力。政治鉴别能力,简单地说,就是从政治上分清是非的能力,这是老话题,也是新要求。一名优秀的农村基层干部,必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事政治和政策法规知识,在学习和实践中养成敏锐的洞察力、严谨的分析力和科学的判断力。在事发之初,就能见微知着,洞察本质,明白利害;在一些错误的观点和言论流传和盛行时,能够认真分析和鉴别,划清是与非、对与错的界限;在重大原则面前,能够严格按上级的要求办事;在大灾大难、防汛抗洪、重大疫情等突发事件面前,能够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把群众的利益放到第一位,舍小家,顾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