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青海
2009年8月7号
“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强则国家富” ,要点在于如何才能让郡县治,县域强?山阳作为一个山区贫困县,面对重重困难,山阳县政府的领导层能拿出务实科学的对应政策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的规划吗?请关注下面文章。
“郡县富,天下安”。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和重要基础。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强县富民的关键所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对于山阳这样一个山区贫困县来说,最根本、最首要的任务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选准突破口,筑牢支撑点,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努力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必须筑牢“三大支撑点”
一是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夯实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按照“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专业化加工、市场化销售”的思路,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一村一品为抓手,以“药、果、畜、茶、菜”等为重点,加快培育一批特色鲜明、具有一定规模的一村一品专业村。要加快培育和扶持一批起点高、实力强的龙头企业,形成“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带动广大农户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水平、实现增收增效。要积极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由专业合作组织指导农民生产,沟通产销渠道,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二是加快推进工业化,培育县域经济的主导力量。工业是强县之基、财政之源。要坚持“抓大限小、扶优扶强”和“大区域谋划、大产业构建、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支撑”的思路,着力做大做强矿产、医药、建材、农产、水电五大支柱工业,突出抓好五洲公司钒系列产品开发、永恒公司千吨氮化钒、盛合镁业公司水电镁一体化开发、必康公司3亿粒五脂软胶囊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建设,依靠工业企业开发优势资源、带动相关产业、增加财政收入、壮大经济实力。加大以钒业为重点的矿产资源整合开发力度,加快下游产品开发,构筑上、中、下游完整的产业链,真正把钒业培育成山阳的支柱工业,奋力打造中国钒都。
三是加快推进城镇化,打造县域经济的有效载体。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高效益经营,把城镇建设与工业化、农业产业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快提高城镇化水平。对县城实施东延、西扩、中心改造,突出抓好丰阳花园小区、山阳商务酒店、县体育场等重点市政工程建设,完善配套设施,提升城市品位。对小城镇建设要坚持走以地聚财、产业兴镇、经济强镇之路,毗邻省际、县际的要建设商贸重镇,工业集中区要建设工业强镇,旅游景区和高速路沿线要建设旅游名镇,迅速形成一批以县城为中心,以建制镇为重点的辐射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城镇群,形成联接农村与城市的纽带,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二、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必须凸显“三大闪光点”
一是做大民营经济。民营经济是一种机制灵活、潜力巨大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于工业经济不发达的县来说,必须走挖掘民智、吸引民资、依靠民力做大做强县域经济的发展道路。要更新观念,牢固树立“放水养鱼,不与民争利”的理念,形成企业是“上帝”、人民是“主人”的舆论和创业氛围。要进一步拓宽准入领域,放宽准入条件,凡是法律没有限制的领域,一律向民营资本开放,一律平等享受政府公共资源。要广泛开展“全民创业”活动,让更多的干部群众勇于创业、善于创业、勇创新业。
二是做优特色经济。特色就是优势。县域经济要在未来经济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要知彼知己,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知彼”就是研究市场。“知己”就是研究自身比较优势。要因地制宜,找准特色产业定位。山阳最大的潜力是生态,最大的资源是矿产,要充分发挥这两大优势,坚持走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路子,进一步做强无公害农业、做特绿色食品、做精生态旅游、做深矿产开发,依靠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县域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