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洛南县

“三变”改革在洛南

“三变”改革在洛南

2018-09-11

来源: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麻坪镇德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年产脱水蔬菜1000吨,加工干菜50吨,成为“三变”改革龙头企业。

 洛南县广汇兔业专业合作社每年实现利税300多万元,带动部分群众脱贫致富。

  文/图 闫伟锋

  为深入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推动农业产业规模化、组织化、市场化,促进农村新型产业体系形成,洛南依托县域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农业龙头企业和特色产业建设,科学规划,精心布局,全面推进“三变”改革。整合资源、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走现代高效农业发展之路,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农业增值增效,推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实现到2019年底全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退出村“三变”改革全覆盖,集体经济累积达到5万元以上的脱贫目标。洛南深入推进“三变”改革以来,产业经济蓬勃发展,为全面实现脱贫攻坚走出了一条新路子。

  “党支部+集体经济+‘三变’改革+贫困户”

  景村镇八一村位于洛南县城以东10公里,307省道穿境而过,资源禀赋优越,生态植被好,群众居住密集,传奇典故“鹿池川”绵延村庄,年平均气温26摄氏度,全年优良天数达到330天以上,是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田园村庄。全村在册贫困户106户371人,其中一般贫困户86户327人。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各级组织通过建强村级领导班子,形成了精准脱贫产业链,成立了八一村产业脱贫联合社,下辖惠农烟叶合作社、红仁核桃合作社、养蜂互助社、刺绣合作社、有机生态肥厂和乡村旅游公司6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鼓励10名农村能人、致富能手、党员示范户、村级后备干部创办领办,带动群众发展脱贫产业。一是党建领航带产业。在联合社成立了镇党委直属党支部,在6个产业链上建立了党小组,在党支部开展“双建双带双提升”活动,在党小组和党员中开展“树旗评星”活动,充分发挥联合社党支部的服务引领作用和党员的示范作用,把贫困户全部装进产业链,由合作社和企业承载带动发展脱贫产业。二是“三变”改革促产业。为进一步盘活各类资源,壮大合作社,扎牢贫困户与联合社的利益联结纽带,村上积极学习借鉴贵州“三变”改革经验,探索出“四化”模式。即财政资金股份化,将财政扶持资金30%用于联合社基础设施建设,70%带动贫困户入股分红;社会捐赠股份化,把包扶单位扶持资金变为集体股份,确定股份,收益集体分40%,农户分60%;农村资产股份化,将村集体资产、农民土地量化为股份,使农民变股东;金融资金股份化,鼓励将富民产业贷和群众自有资金,投资入股分红,股金变红利。三是融合发展兴产业。在发展烤烟、核桃、养蜂等传统产业基础上,积极开发刺绣、有机肥加工、乡村旅游等新兴产业,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通过“党支部+集体经济+‘三变’改革+贫困户”的实践破解了三大难题。一是破解了党建与经济发展结合不紧,凝聚力不强,支部、党员发挥不明显的问题;二是破解了农村资源闲置、资金分散,集体经济薄弱,机制不活的问题;三是破解了贫困户增收艰难,无业可扶,内动力不足的问题。目前,全村贫困户每户至少有3至4个产业,加入到2至3个经济组织,户均年收入1万元,村级集体经济累积20万元,呈现出堡垒坚、产业兴、集体强、环境美、民风好的良好发展态势,为全村稳定脱贫、贫困村如期退出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全村发展烤烟1200亩,红仁核桃500亩,养蜂430箱,成熟绣工70人,年生产有机肥2000吨。筹资800多万元,修建乡村绿道2.1公里,硬化通组路10.8公里;硬化连户路5公里,硬化院落110户8000平方米;改造土坯房25户84间;修建河堤180米;安装路灯45个,改造修建便民桥4座。实现水、电、路、视、讯和村组道路互联互通,从根本上改变了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赢得了民心。

  合作社+基地+农户

  保安镇北斗村自然条件较差,产业发展不明晰。建档立卡贫困户258户883人,贫困发生率31.2%,是典型的集体经济空壳村,属深度贫困村,2019年计划退出。村两委紧抓“三变”改革机遇,扎实开展土地、林地、房产、基础设施等“三资”清产核资、确权登记等工作,并将整合的“三资”用于蔬菜种植、肉兔养殖等集体经济项目,整合资源、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积极实行“三变”改革,有力促进了村域经济社会发展。结合村情实际,设定人口股、资源股、资金股、土地股四种类型,成立北斗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采取扶持、创办、招引的方式,引导以村委会为核心的北斗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理事会成员领办好经营主体,优选主体。村集体流转503.7亩土地,交由北斗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进行生产经营,发展了400亩辣椒,50亩西红柿和53.7亩的蔬菜种植。通过实施“三变”改革,实现农户从“单打独斗”向“抱团发展”转变,产业从“单线运作”向“产业链条”转变,村集体经济的后发优势正在形成。村上发展产业有了带头人,闲置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也解决了合作社发展资金困难问题,该村产业项目通过吸收群众进社务工,每天收入30至50元,年底可带动贫困户人均增收450元以上,集体年终积累可增加6万元以上。

  “三变”改革+旅游扶贫

  洛南县锦绣大地(花博园)项目位于洛南县四皓街办和永丰镇交汇处,由河南省鄢陵县花艺绿化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5亿元,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花博园占地1800亩,主要种植苏铁、郁金香、银杏、松柏、紫薇和水生花卉,建设智能温室、花木交易中心、园林景观、旅游服务中心等设施。二期建设占地1200亩花木培育综合区,逐步构建苗木研究、苗木种植、规划设计、施工养护等现代绿化产业链,建设打造高标准的“田园综合体”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项目实施过程中,坚持以产业为平台,以股权为纽带,以群众为主体,以脱贫为主线,积极探索推进“三变”改革,创新实践“‘三变’+田园综合体+旅游景区+扶贫”的产业发展模式,以“村企联合、产业连片、基地连户、股份连心、责任连体”为载体,着力打造“股份农民”的新样板。

  立足资源优势,推动旅游与“三变”、扶贫融合发展,形成与村集体、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产业连体、股权连心”的利益共同体。打破区域界限,实现村村联合,产业联建,构建“万亩产业、十里画廊”的产业空间布局。将在建种植的苗木基地分到一家一户进行管理,公司负责提供所需的资金、物资和技术指导,将一家一户培育成为产业基地的职业农民,实现入股农户获得所管理地块效益20%股权参与分红。在每亩地每年获550元的固定分红的同时,产生效益后再按收益分红。成立植绿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承接景区工程劳务推荐,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解决6个村560多人的就业问题,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就业的同时,为村集体创收5万元。

  •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