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州区北宽坪镇信访工作调查
商洛之窗7月7日讯(雷超锋)商州区北宽坪镇紧紧围绕“突破发展,和谐稳定”两大主题,从抓干部、转作风、提效能、顺民心入手,教育和引导全镇干部带着感情抓信访,换位思考化矛盾,齐心协力保稳定。一年来,全镇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102件,调处102件,调处成功率达100%,无集体访、越级访、进省赴京访,“平安创建”工作深入人心,知晓率、满意率分别达到90%、95%,被商洛市委、市政府命名为信访工作“三无”乡镇。
换位思考 带着感情抓信访
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发扬民主的重要渠道,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也是人民群众反映自我诉求的一个有效途径。镇党委、政府一班人首先廓清思想上的模糊认识,坚决摒弃群众上访就是无理取闹、无事生非、胡搅蛮缠的错误思想。镇长张宏常常教育干部说:群众要上访,就说明他们或多或少有一些不公平的事情和不平衡的心态,或者有尚未解决的困难,他要通过上访得到一些补偿、平衡或者帮助,这无可厚非。作为人民的公仆,就要换位思考,首先解决认识问题。常言道:要得公道,打个颠倒。认识是干好工作的原动力,因此,他们始终坚持教育和引导全体镇、村干部以换位思考的同情心、化解矛盾的公道心、维护稳定的责任心、长期作战的永恒心,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扎扎实实地做好新形势下的信访工作,,不断在党群干群之间架起一座情感交融的坚固桥梁。
强基固本 健全网络抓信访
信访工作不是一两个人能做好的事情,需要一个完整的网络体系来齐抓共管。镇党委、政府成立了维护稳定和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和党委副书记任副组长,镇信访办、综治办、司法所、国土所、公安派出所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不断探索和深化“信访、综治、司法、公安”四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同时,充实了镇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由镇党委副书记担任调处中心主任,副镇长担任副主任,建立了17个村级信访工作站,选配了79名处事公道、德高望重的信访工作信息员,全面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达到了镇有中心、村有站、组组都有信息员。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岗位领导分头抓,职能部门具体抓,村组干部配合抓的良好工作格局。
注重经常 落实制度抓信访
信访工作是一项经常性工作,经常性工作不仅要经常抓、抓经常,而且要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来保证。为此,他们一是制定和落实了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制度。党委书记、镇长既挂帅又出征,带头包大案、包难案、包要案;二是制定和落实了科级领导挂牌,群众点名接访制度。坚持首点负责制,上访群众首次点到的科级领导,必须认真接待,详细调查,彻底调处,负责到底,不让群众因一件事找两个人;三是制定和落实了每周开展一次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制度。要求包村干部每周一到村第一件事,就是排查所包村有无新的矛盾纠纷产生,对排查出的问题,能现场解决的现场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包村干部拿出自己的处理意见,迅速上报镇调处中心,绝不把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四是制定和落实了每月一次的维稳和信访工作形势研判联席会制度。他们坚持每月5日前召集信访、综治、司法、公安、国土等单位负责人以及各村支书,研判维稳形势,及时掌握基层动向,把矛盾纠纷和苗头性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
节约开支 保障经费抓信访
经费是抓好工作的重要保障。他们不但将区上划拨每村1000元的信访经费划拨到村专款专用,而且在镇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节约经费补贴到信访工作之中,用经费保障来促进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促进信访工作顺利开展。一是对信访干部的办公用品和差旅费用,随购买随报销,随出差随报销;二是在信访、综治、司法干部因公用车时,有车派车,无车租车,绝不延误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的最佳时机;三是在调处化解纠纷过程中,双方达不成协议,但差距不大时,政府拿钱补助弱者,以息事宁人。2009年8月12日,镇中心卫生院在修建门诊楼处理地基时,因距离一户民房较近,致使该民房根基疏松,墙体裂缝,居住确有危险。该群众将问题反映到镇政府,并说:“镇政府要是解决不了,他就到区上上访”。接到反映后,镇长张宏立即派分管领导赶赴现场,协调处理此事。当时,受害者要求卫生院给其重新建房,或者补偿资金8万元,经过一天时间的协商,最后受害方提出要卫生院补偿资金2.8万元,但卫生院坚持只给付2.75万元,在悬殊不大,又达不成协议的情况下,镇政府决定,由政府出资500元补偿给受害方,及时化解了这一矛盾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