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张希锋 吴高锁) 商州区以服务民生为重点,以"三抓三进"为抓手,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带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积极创先争优,为实施"一心三域五区"经济发展战略提供强大动力和保证。
抓民生工程进施工现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区级及区直部门领导干部深入民生工程现场开展调研,充分了解、分析项目,提高项目实施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深入重点企业,与企业共同查找和梳理影响企业加快发展的突出问题,共同谋划解决突出问题的方法思路,共同解决在加快发展上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加快转型升级、达产达效。大力弘扬"5+2"、"白加黑"的"四创"工作精神,以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带动突破发展。
抓产业发展进田间地头,大幅提高农民收入。围绕大力发展设施蔬菜、核桃建园、畜牧养殖和中药材、烤烟等高效循环示范农业,区直领导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开展"五个一"活动,即:抓一个产业示范基地、推广一项产业科技新技术、送一条致富信息、制定一个产业发展规划、撰写一篇调研文章。帮助农民制定致富项目规划、兴建产业基地、解决资金困难。乡镇党员领导干部按照分类指导、产业发展、政策传达、技术培训、项目落实、服务延伸"六到户"要求,科学指导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流通服务、乡村旅游等二三产业,不断拓宽增收空间,挖掘增收潜力,提高群众收入,加速升级晋档。
抓信访稳定进群众家门,全面促进社会和谐。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了解群众上学、就业、看病、养老、住房、社会治安等基本情况,对照群众观点和群众立场,认真查找在思想上、作风上、工作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进行整改,使谋划的每件事情、作出的每个决策、开展的每项工作、采取的每项措施都兼顾群众的接受限度、受益程度和满意额度。以重点信访事件和"两率"提高为重点,区级领导干部对联系的乡镇、分管部门出现的信访问题和矛盾纠纷逐一摸排梳理,主动下访,深入千家万户,与群众面对面、零距离接触,倾听群众诉求,研究解决问题的新措施,特别是征地补偿、城镇拆迁、邻里纠纷、涉法涉诉等问题,落实办结责任和办结时限,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
抓责任承诺促活动实效,构建服务民生长效机制。各级领导干部按照所包抓乡镇、村组(社区)、项目企业和分管联系部门、单位,确定具体的项目包抓内容,逐级签定承诺书。区级四套班子领导在全区副科级以上干部"三抓三进"动员会上公开表态承诺的"重磅"新闻,在全区上下引起了强烈反响。坚持"一线工作法"、记民情日记、领导联系点、结对共建、服务承诺、民情恳谈等制度,区级领导每周抽出2天时间,科级领导每周抽出3天时间,深入所包乡镇、企业、产业,帮助制定发展规划和增收目标,联系群众2-3户,帮扶困难群众2-3人,上门征求意见10户,与群众对话谈心2场次,着力解决农民增收项目落实不到位、民生项目建设进展缓慢、涉农资金兑付不及时、信访矛盾化解不彻底等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群众的贴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