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王荣金 党婧) 20多年前,他卖了自家的拖拉机,放弃了一天收入相当于别人十倍工资的拖拉机手不干,放弃了发家致富的机会;五年前,他放弃可以成为一名电信职工的机会不干,放弃了铁饭碗;三年前,他又放弃了公选村支部书记异地任职机会,放弃了通往人人羡慕的公务员之路。所有的放弃都为的是一件事,就是去生他养他的那个穷山村当支部书记,带领村民修路、拉电、脱贫致富。别人不理解,都说他“瓜得很”,可他却说:为了乡亲们的事,吃多少亏都无怨无悔,他就是现任山阳县城关镇桃园村党支部书记雷世信。
三次放弃都是为了一条路
26年前,家住龙王庙村的雷世信从部队退伍,带着从延安谈的对象回家。可对象一看,“家”在一个离县城上十里的深山村不说,进村那条羊肠小道,竟是在山沟乱河滩中东折西扭的河流中穿来拐去。一路回家,沿途不是趟河,就是爬坡。对象心凉了,他给对象承诺,一定会和村民们一起修好这条路。要修路、要致富得要有钱。雷世信借钱买了台拖拉机在县城附近拉砂石料,一天起早睡晚能挣一百多元钱,相当于当时一般人一月的工资。看到雷世信的那个能耐,村民和镇上干部都期望他能出任村支部书记。1988年10月,23岁的雷世信卖掉了自己的拖拉机,放弃了挣钱的拖拉机手不干,担起了月收入几十元钱的龙王庙村支部书记重任。他上任第一件事就是修路。那时,龙王庙村是个不足千人的小山村。为了减轻村民负担,他一方面积极向上级争取修路物资,一方面组织群众集资投劳。奋战3个月,修成了一条3米宽6公里长的通村沙土路。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地方将原上、下桃园村和龙王庙村三村合并成有957户3545人的桃园村,是全县最大村,雷世信依然被任命为桃园村支部书记。
时间过去了20年,虽然通村路多次向村头进行了延伸,但过去修的那条路远远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拓宽那条路已成了广大群众最迫切的心愿。拓宽道路就要拆部分群众的房屋、猪圈,砍群众的树木,占群众的土地。当时,雷世信已经被县电信局高薪聘为线路维护员。为了修好村里的路,他辞去了这份月收入2000元的差事。先后组织召开5次群众会,分组动员宣传,并带着村班子对拆迁户挨家挨户做工作。这次整修,共拆除建筑物25处,砍掉自留树120多棵,路宽净增加了4米,还延伸了1公里。那些外出务工的年轻小伙子,回家过年看到这一变化,无不拍手说好,各户欠下的修路集资款呼呼啦啦全交清。
2008年,根据上级安排,山阳县在部分村实行公选村支部书记制度。雷世信作为全县成绩第一名,被县委组织部任命为花栗村支部书记,这也为他今后踏上公务员之路奠定了基础。可那时,全县开始了通村水泥路建设,乡亲们和镇上的领导都婉言留他,希望他能等到把村里的路铺成水泥路后再去任职,可延期任职组织不许可。乡亲们的期望让他坚定了决心,干脆辞去那个职务留在了本村。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该村道路全部硬化成水泥路,而且标准要被全县标准宽出整整一米。
六亲不认都是为了一个公道
1989年,刚把通村公路修好,拉通村里照明用电又被雷支书提上议事日程。经过他带领全村群众出力流汗,很快就把照明电送到了各家各户。可随着人口增多和用电量增加,电量不足、电压不稳的问题出现了。晚上,家家户户的灯泡就像个“火烧柿子”,群众买来稳压器也不顶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2001年冬,经村两会决定,人均集资100元拉通高压线。这一决策当时虽然得到大多村民的支持,但仍有少数村民不愿出钱还想用电。雷支书一叔父不交集资款还对他说:“过年你不让我家用电,你家也别想亮着。”“不交钱不给送电!”这话雷支书说得斩钉截铁。矛盾发生了,堂兄弟和他叔父在大年三十割断了他家的电线,并骂他六亲不认。大过年的,别人家一片灯火通明,他家里却是一片漆黑。雷支书的媳妇本来对丈夫一年到头只顾忙集体的事,年节前为了拉通高压线,忙得连年货都没备办就有一肚子怨言,这下气上加气,一下子病倒了。可作为村里的领头人,雷支书没有记恨叔父和堂兄弟,主动找他们沟通讲道理,不仅两家人很快和好如初,还在他叔父家老人去世时,主动去当都管,把老人的后事办得妥妥帖帖。他的堂兄弟知道自己错了,交了拉电款,还对人夸世信处事就是公道正直!
2008年拓宽通村公路时,本家一兄弟不愿意拆除自己的房屋,还给他送礼“走后门”,请他“胳膊向里拐”。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的这个兄弟主动拆掉了自己的房屋。一耿姓村民是他的亲戚,修路必须要拆除他的灶房,但工作做到他跟前却是滴水难进,并扬言如果谁敢拆他房,他就和谁拼命。雷支书听说后,采取从两头动工向中间推进的方法扩修。老耿看到从上到下,家家户户该拆除的全部拆除了,也就悄悄地拆了自家的灶房。
而今,想到当日为了修建这条路、拉通村里的电得罪的人,生的气,再看看这宽敞整洁的通村水泥路和家家户户用上的现代电器,雷世信打心眼里说“值”!
无怨无悔都是为了村民能过好日子
2008年腊月的一天,北风萧萧。和桃园村结对扶贫的省商务厅给他们争取到一个建修通村大桥项目,需要他们及时把村上有关资料报送,时间非常紧。为了把这个扶贫项目争取到,雷世信和村主任那天起个大早,冒着风雪搭乘班车前往西安。可是,车被堵在冰天雪地的秦岭,受冻挨饿了一天一夜才赶到西安。省商务厅领导看到他们冻得脚手红肿的情况后深深感动,积极组织省直相关部门为其筹资捐物累计100余万元。
近年来,雷世信先后和村上干部一道争取资金800余万元,全部用于拓宽、改造并硬化通村组公路、人畜饮水、通村大桥等工程建设,并完成“四改三建”623户,新建了桃园村小学教学楼、龙王庙初小校舍、标准化村级卫生室、计划生育服务室,开通了电子农务,把个穷山村建成了全县的新农村典型村。
随着村里基础设施改善,桃园村洋溢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绚丽画卷。可雷支书并没满足现状,他又带头走上了探索核桃林下养鸡,发展循环经济新路子。林下养鸡,提高了空间利用率不说,还有鸡吃林间害虫、松土、除草、鸡粪肥林、节约劳动力等多项好处。这一做法中央电视台要来报道时,他却把出头露脸的机会让给和他一道搞实验的村民赵新荣。目前,该村从事养殖、种植、核桃、劳务等主导产业的农户占到80%以上,主导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5%;全村建成核桃、板栗、柿子、林果三个产业基地3500亩,设施蔬菜基地50亩,九眼莲基地100亩;每年输出农民工1500余人,收入1800万元;发展养猪大户20户,养鸡大户7户,带动全村发展养猪2000头,养鸡10万只,其中发展林下养鸡5户5000余只。村上成立了核桃专业合作社和劳务协会,带领全村700多户走上了致富路;2010年该村人均纯收入5273元,比全县人均纯收入3693元高出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