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讯(辛 磊 杨昌辉)秋日的镇安县铁厂镇农村,到处都是一派丰收的景象。铁铜村的千亩板栗沉甸甸地挂满了枝头,新声村的养殖小区内猪欢鸡跃,新联村的500多亩烤烟,烟农们正在忙碌着采摘成熟的烤烟,新民村的千亩蔬菜示范园绿意盎然……
一项项由铁厂镇各村党支部引领发展的主导产业,不仅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也牢固树立了基层党组织在百姓心中的威信。如今,铁厂镇的10个农村党支部变身为助农增收的服务部,成为领跑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强劲引擎。
“群众要致富,关键看支部;引领作用强,增收就不愁。”这是镇安县铁厂镇广大干部群众对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否发挥作用的形象总结。
近年来,镇安县铁厂镇依托独特的小气候和自然资源,把农业发展定位在特色上,一村一品发展势头强劲,樱桃、核桃、板栗、中药材、食用菌、烤烟、大棚蔬菜、畜牧等特色农业蓬勃发展。但如何把特色产业做精、做强、做大,让农民的钱袋子变得更鼓?铁厂镇通过创建农村服务型党组织来撬动产业发展,引导党支部把着力点放在服务上,全面推行“五个有”导向机制。
村村有致富典型,开展“争当调产富民模范”主题实践活动,每个村树立3至6名带富模范,行行有技术能人,在全镇建立100名农技推广能手队伍和1000名科技当家人队伍;业业有增收状元,在农村开展“产业引领标兵”评选活动;户户有翻番规划,制定每一户家庭的收入翻番规划,将个体发展融入美丽乡村的群体实践;年年有推动重点,各村党支部制定农村年度发展规划,并落实村干部年度目标承诺机制,年度考核时组织党员和随机抽选出的群众代表一起给支部算账打分,让农民做裁判,给支部挨个“过筛子”,确保承诺算数。“五个有”导向机制将农村基层党建的主题确定在服务发展上,激励着党支部在发展产业上想办法、出实招,全面激活了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
“两树两带”工作法提升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的本领。铁铜村在该村1000亩党员板栗示范园的带动下,这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成了现在远近闻名的板栗产业发展示范村,如今,村里又建起了100亩大田板栗、核桃育苗党群共建示范园,20户村民入股,党支部负责技术、施肥、销售,预计一年可有20多万元的收入。
“五个有”导向机制确定目标后,铁厂镇推出农村党建“两树两带”工作法,即树立党员模范典型,注重发展产业推广科技,带动群众调产致富创造单产最高附加值;树立党组织办实事形象,注重解决一家一户办不了的事情,带动一村一品产业形成品牌规模发展。
镇上还对10个农村党支部进行分类,把产业相同村的党支部组织到一起,交流经验,共享信息,并组织他们到杨凌、旬阳、汉中等地产业发展先进地区参观学习、换脑筋。今年4月,镇党委、政府组织带领全镇58名村组干部、致富能手赴杨凌、旬阳参观,实地引回了个大、味香、产量高的垂铃6号核桃新品种。
为推动增收致富,铁厂镇对10个农村党支部实行评星定级,打造星级服务型党组织。在今年“七一”期间,评选出了4个引领单产最高附加值先进党支部,带动引导全镇10个农村党支部见贤思齐、比学赶超,纷纷围绕本村主导产业,带领群众抱团闯市场,把着力点放在用电用水、资金扶持、土地流转、技术培训、产品销售等一家一户办不了的事情上,发展产业协会、成立合作社,在服务增收上使劲给力。
该镇“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党群共谋发展模式,实现了“村村有项目,支部搞服务”,将10个农村支部串联成线,网罗成面,释放出富农增收的正能量。如今,全镇涌现出一村一品专业村5个,专业合作社16个,各类党员示范户、科技推广户200多个,辐射带动3100多户农民,走上了致富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