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商州区坚持“生态、循环”理念,围绕“果畜菜药”四大农业主导产业,不断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全力打造现代绿色生态农业,推动农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一是循环设施农业快速发展。全区累计发展设施蔬菜种植基地16个,其中日光温室建设面积1200亩,设施大棚3500个,建成农特产品批发市场1个,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1个,农资经营门店130个,3家企业开展了农产品电子商务业务。按照“突出特色、循环互动、产业融合”的发展思路,建设现代农业园区15个,其中省级园区2个、市级园区4个,园区总产值实现5.5亿元。
二是生态马铃薯产业持续壮大。全区重点在牧护关镇、三岔河镇、杨斜镇等6个镇办,大力实施马铃薯高产创建活动,积极推广“五大技术”、“八项措施”,建立马铃薯高产创建核心攻关田480亩,示范面积1.65万亩,种植面积14.5万亩,百亩攻关田平均亩产3320.33公斤。全区马铃薯总产量21万吨,产值3.1亿元。
三是高山蔬菜及林果业不断发展。依托区域优势,在牧护关镇、杨斜镇、黑山镇等地,以种植紫豆角、娃娃菜、白菜、白萝卜等为主,种植面积达到3.5万亩,产量5.25万吨。全区重点在黑龙口、刘湾等镇办,建设板栗基地面积29.8万亩,在陈塬办、杨峪河、大荆等镇办,建设核桃基地面积54.7万亩,在三岔河、沙河子等镇,建设大樱桃基地面积1.5万亩、葡萄500亩、狝猴桃300亩。
四是生态食用菌产业规模扩大。按照“百万袋”食用菌推广模式,以建设食用菌示范区为目标,全区建成牧护关镇、板桥镇、北宽坪镇示范镇3个,德润菌种繁育中心1个,发展食用菌规模化种植基地12个,引进菌包生产线8条,注册菌类产品商标4个,在西安欣桥市场建立菌类产品直销店1个,新发展食用菌专业合作社9个,全区发展袋料食用菌1530万袋,产值实现1.5亿元。
五是生态养殖基地不断增多。大力推广标准化生态养殖模式,积极推广农作物秸秆氨化、青贮、微贮等饲草调制技术,以生猪、散养土鸡、牛羊为主的生态养殖基地迅速发展。全区已发展三岔河镇康河、板桥镇岔口铺等地黑猪养殖基地6个,散养土鸡养殖基地12个,肉牛养殖场1个,肉羊养殖基地15个。全区生态猪养殖5.5万头,散养土鸡养殖23万只,肉牛肉羊1.3万头(只)。以冷水鱼、大鲵养殖为重点,建设冷水鱼养殖基地3个、大鲵养殖基地1个,全区水产养殖总面积达到153亩。(全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