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以来,共青团商州区委立足工作实际,整合各方资源,凝聚青年企业家合力,依托商州区青企协,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以推动经济转型发展为主线,夯实发展基础,构筑沟通桥梁,搭建服务平台,团结带领广大青年企业家适应"新常态",促进青年企业家创新创优,各项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夯实发展基础,提升综合服务水平。一是依托青企协的社会力量。通过组织推荐、会员推荐等方式,吸纳全区优秀的"三创"青年企业家入会,提升青年企业家队伍的整体水平。推树标杆,每年评选"商州十大杰出青年企业家",发挥标杆引领的作用,带动更多青年企业家奋力前行,不断扩大协会辐射范围和青年企业家的影响力、凝聚力。二是培养企业家的创新意识。通过以座谈会、专题讲座、开设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组织青年企业家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握经济社会创新方向。通过优秀青年企业家结对新会员的方式,以"头脑风暴"的形式进行思想碰撞,不断培养青年企业家的创新意识。三是发挥团组织的辐射作用。充分依托"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新格局新经验,以"网上加网下,网格加网络"的"双网互动"模式继续推进"两新"组织团建工作的深入开展。选取一批非公有制企业团建工作典型,以点带面推动非公企业团建工作持续深入、不断活跃,目前,老会员单位建团率达到100%。将全区青年企业家分成18个小组,每组安排乡镇街道的一名团干与该组成员密切联系,做到"事事有沟通、时时能交流"。通过建立微信群、完善短信平台等方式,更好的发挥团组织服务青年企业家的功能。
二、构筑沟通桥梁,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一是构筑政企沟通桥梁。通过举办的青企协年会,邀请区领导和经济、人事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与,实现政企零距离沟通,充分了解青年企业家和企业的迫切需求和困难。加强青年企业家与政府各部门的联系,引导企业家企业为区域经济发展献计献策。办好"区长与青年企业家面对面"品牌活动,积极发挥青企协联系政府和企业家的桥梁纽带作用。努力创造一个高效、务实的经营环境,让青年企业家在商州区乐享事业,同时勇于担当社会责任。二是构筑企业家和高层次人才沟通桥梁。团区委通过召开区高层次人才与青年企业家交流合作大会,建立企业与人才的"面对面"的交流机制,组织两个协会的会员谋合作,商发展,探索构建"资智合作"交流桥梁,为项目落地寻求机会。作为交流大会的牵头部门,团区委及时制定组织联谊活动的工作方案,确保做到"一季一活动",突出学习"资智合作"成功项目的做法和经验。三是构筑投资和融资沟通桥梁。一方面,通过加强与区发改委、区商务局的对接,了解商州区招商引资的要求、规模,鼓励青年企业家参加行业协会、企业联盟,收集各行业青年企业家的投资意向,协助招商引资企业尽快融入商州,更好地建设商州。另一方面加强青年企业家和金融界的沟通。近年来,协会将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引入到组织中,为更多的金融机构服务青年企业家提供机会,共同迎接经济新常态的挑战。
三、搭建服务平台,促进企业转型发展。一是搭建人力资源服务平台。组织团干深入商州区青年企业家单位走访调研,实地考察,充分了解企业经营情况,用工需求。联合人社局、当地高校举办"企业招聘会",为企业吸纳人才提供平台。积极引导青年企业家建立"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 ,在扩大基地建设数量的基础上,有效提升基地建设质量,建立"人才+企业"互通机制,打通人才输入通道,每年3月、12月分两批为企业输入优秀见习人员,促进企业降低人才招募成本。二是搭建创新项目服务平台。目前,商州区青年企业家协会成员单位71家,区高层次人才联谊会会员40人左右。通过建立区青企协和高层次人才联谊会的交流合作机制,充分发挥区青企协和区高层次人才联谊会两个协会高端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的资源优势,重点突出行业内的技术动态、市场需求和优质项目的融资需求等,安排每个青年企业家与1至2个优质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项目进行"一对一"的结对联系,从项目帮扶、资金融资、企业管理等方面,进行全程跟踪服务。三是搭建创业能力提升服务平台。一方面,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途径,组织青年企业家开展多主题、多形式的学习考察活动,加强横向交流,到优秀企业考察新业态、新模式、新渠道、新装备,学习研究先进的创新创优创强经验,目前已计划2015年组织青企协会员单位赴深圳、广州等知名企业考察交流,赴上海高校参加企业家培训班,全面提升青年企业家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动员和号召青年企业家单位建立创业基金,帮扶大学生创业,鼓励青年企业家和创业青年结对,进行"一对一"帮扶,以老带新,促进创业,促进新青年企业家的成长。(张馨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