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南县麻坪镇辖10个村,155个村民小组,16100余人。在2008年村级组织换届中,村民监督委员会应运而生,到现在已走过了7个年头。然而,村民监督委员会在实际工作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可以说村级监督力量还没有完全显现出它应有的威力。
其主要表现是:一是不会行使监督权的现象普遍存在。由于两次换届之时,镇、村两级组织还没有充足的思想准备,没有吃透政策要求,村民监督委员会仓促而生。特别是村“两委会”思想很惶恐,一方面认为村民监督委员会的权利将凌驾于村委会之上;另一方面认为村民监督委员会就是一个非正式组织,做个摆设,装个样子。在这种种思想的影响下,村民监督委员会尽管也产生了,但是有些没有真正运行起来。另外,上次换届以来,尽管镇、村两级组织已经初步认识了村民监督委员会及其作用,但是新当选率达到了65%以上,而且高中以上学历仅占17.6%。因此,工作职责、业务技能等方面必备知识有待进一步培训和加强。二是不想行使监督权的现象依然显现。镇村干部中仍然还对村民监督委员会工作存在争议和顾虑,怕乱求稳的思想表现比较突出。因此,往往有意无意地设置阻碍,不愿监委会开展工作。另外,作为监委会干部自身也存在怕得罪人、怕受排挤、怕失去既得利益等较为严重的思想问题。三是不能行使监督权的现象也较为突出。村民自治工作在一些经济发达,条件较好,交通便捷,信息通达的村运行较为规范。但是,仍有一些村,干部民主意识不强,权力高度集中,支部书记在事关人、财、事等重大问题的处置上“一言堂”、“一手摇”。村委和监委仅仅作为“配合单位”。因此,监委会难以行使职权。
为了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该镇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加强业务培训,解决监督技术问题。镇纪委从镇情、村情实际出发,研究制定监委会工作培训计划。定期开展相关党政法规知识的培训,实现理论扫盲;通过“自己反思、相互交流、组织点拨”的方式实现技能扫盲。二是加强工作考核,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年初,镇党委结合实际,制定监委会工作要点和考核标准,定期召开工作交流汇报会;定期深入一线,检查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通过考核手段评定等次,用考核结果核定工资报酬。三是加强职能职责,解决体制不顺问题。由镇党委牵头,召开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各自的分工和职责。在财务支出方面,全面推行“三笔会签”制度。在信息公开方面,坚决落实相应制度。在执纪监督方面突出镇纪委的职能,积极落实民情直通车制度。监委会定期开展民主评议工作,收集民情民意,并及时反馈给村支部和村委会,同时备案镇纪委。
通过“三加强”使村监委会的职能职责得到有效发挥,形成了干部和谐共事、同心谋事、合力干事的可喜局面,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全镇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刘军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