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华锋现场回答,会后将组成工作组,认真调查取证,如果问题属实绝不姑息。对于选举工作的问题也会一查到底,并将结果进行公示并向群众进行反馈。崔华锋的回答,这位群众表示非常满意。
还有一名群众,来反映问题时,村干部和镇干部不让他说,劝离了现场。随后,崔华锋了解到该村民反映在铁路施工时,把他家房占了,一直没有补偿。崔华锋当场表态说,群众反映的问题是他本人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就需要政府来协调解决,反映问题没错,错就错在一些干部不该阻碍他发言,随后,将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办法。
问政现场,副县长殷强针对群众提出的非法集资问题进行了答复。副县长鲁凡针对网速慢贵问题进行了答复。副县长陈朝阳针对基层医疗问题进行了答复。
>>声音
有县长这些话 心里就踏实多了
现年78岁的阮文英,是商南县奶奶乐艺术团团长。她从小在县城长大,亲眼见证了商南县城的变迁。
西街是商南古县城的核心区,古县城内存有城隍庙、徽商会馆、城墙、基督教堂等传统建筑,曾经是商南古县城繁华之地。但如今的西街已成为商南县城最破旧的地方,房屋年久失修,吃水难、供热难、如厕难、行路难、环境脏乱差等一系列问题困扰着这里的上千户居民。
阮文英说,“搬离棚户区,住上新房屋”早已成为居民最大的梦想。
68岁的退休工人李师傅说,他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见县长站在台上,让老百姓不停地问来问去。听县长说房子何时拆、何时建、何时搬,他心里就明亮得多了,现在他的房子拆了,有县长这些话,他心里就踏实多了。这样的问政,听起来心里暖暖的,政府为百姓办实事,百姓也要为政府分忧愁。
据了解,2014年商南县西街棚户区改造工程被列为市级重点工程,全县重大项目一号工程。今年,又作为全县8个棚户区改造项目的重中之重。此项目涉及2个行政村、1个社区,共19个村(居民)小组和19个机关、企事业单位,涉及土地面积252亩,涉及居民拆迁1330户3959人,规划总投资20亿元。
2013年12月,商南县推出“广场问政”。活动至今,商南县通过开展广场问政等形式,已举行198场次,接受问政的部门、部局长及镇办领导594人次,直接参与群众12.2万人次,承诺事项732项,兑现承诺695项。有的领导甚至在问政现场被免职。
商南的广场问政,是百姓监督政府工作的一个平台,政府把涉及民生的大事情、大决策公开透明地从会议室里搬出来,与群体共商、共议、共图发展。
——商南县委书记刘春茂
涉及到棚户区改造的事情,不是一个部局所能决定的,是全县的大事情,我作为县长,就要主动接受群众的问政,听听百姓的声音。
——商南县县长崔华锋
对话崔华锋:
连接受百姓发问的勇气都没有就无法开展工作
华商报:广场问政一般都是在部局级“一把手”,此次,县政府领导班子成员接受问政,有没有反对的声音或提醒?
崔华锋:这方面提醒一直有,有人提醒,不干事没有人批评,如果主动接受问政,群众把你问得下不来台,或者一些问题你根本解决不了,工作没有了退路,局面又无法控制,不是自找难堪。我都知道是为我好,但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就不要怕,不怕问,问也不怕。此次问政期间,百姓根本没有问过激的话,也没有做过激的事,所以说,干工作还要主动接近群众。
华商报:拆迁是比较敏感、棘手、敏感的,为何还要主动接受问政?
崔华锋:涉及到棚户区改造的事情,不是一个部局所能决定的,是全县的大事情,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惠民工程。这次我们把拆迁通过广场问政的方式提出来,考虑还是比较多,一些敏感的话题、过激言语如何解答?但这些都不是阻碍接受问政的理由。作为县长要敢于承受百姓的提问,要也虚心接受百姓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连面对面接受百姓发问的勇气都没有,就无法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