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上访群众,她耐心听说倾诉,柔情似水关爱;对待干部职工生活,她心思细腻,关爱备至。2013年,局里老干部户凤家里老人病重,由于工作岗位重要,户凤不好意思向领导说。魏智华了解后,让职工代理其业务,让户凤赶回老家照顾老人一段时间。老人病重期间,魏智华利用节假日,专门赶到十里坪镇大山里看望。老人去世后,她又带队上门慰问。
信访创新智多星
小县商南,有着不少“敢为天下先”的典范,其实这些典范和信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012年,魏智华发现,很多信访事件实际上在初始阶段解决好就不存在群众上访。是否可以建一个为民服务平台,从而为信访工作“减负”?县委、县政府听取了信访局的建议后,十分重视,多次派人外出考察学习,于同年12月投资140万元,建立了全省首个非紧急救助服务中心,一个电话,贴心服务就到家,为基层政府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增添了极大的助力。
2013年,魏智华思考,能不能让群众和部门一把手面对面交流?当时正值县委、县政府在全县探索开展广场问政,魏智华心想能否将群众反复上访的信访问题纳入广场问政,借助广场问政平台,解除信访事件中群众和党员干部之间无形的“墙”,在阳光下解决群众信访问题,从而更好地树立党在群众中的威信。此建议得到了县委、县政府同意,在以后的广场问政中,县信访局也参与其中,负责问政中涉及信访问题的记录、整理及后期的交办、督办。目前,通过广场问政渠道受理解决疑难信访问题20余件,密切了政府和群众之间的关系,也探索出了一条阳光信访的新路子。
今年5月,国家信访局提出在全国开展“信访法治建设年”活动,魏智华率先在全市成立了首家涉法涉诉信访接待大厅,让法治信访的理念深入人心。5月6日,商南又开通了网络视频中心的阳光信访平台,整合全国信访系统、政府内网系统、县长热线系统,建立集热线电话、网络投诉、视频通话和信息代办员信息收集于一体的网络视频接访平台,此平台覆盖全县各乡镇,不仅使群众节约了成本,更使政府增加了在群众心中的公信力。
8月7日,省政府副秘书长、信访局局长、省信联办主任李保存在全省信访工作交流会上说:“商南县法治信访的经验,是各地加强法制建设,推进信访工作制度改革的一个缩影,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希望大家学习借鉴。”这是对魏智华多年信访工作的心血和汗水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