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商州区以开展社会救助工作规范化镇村创建活动为契机,坚持“保基本、可持续、重公正、求实效”的工作方针,以“广泛宣传、严格标准、精准救助、规范管理、强化督查”为工作重点,努力做到社会救助“政策精准、对象精准、程序精准、标准精准”。
一是强化制度建设,加大政策引导。区上先后修订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细则、农村五保供养和临时救助等实施办法 ,出台了《 商州区关于建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社会救助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各镇办各部门的具体职责,细化了各项救助的对象范围,为各项救助工作的规范运行提供了政策依据,使社会救助工作的各个环节都有章可循。同时, 印发宣传单、低保政策宣传册及利用商州民政网站、有线电视台做政策解读等形式,加大对社会救助政策、制度、规程的宣传,为社会救助工作的有序开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是严把政策标准,确保对象准确。严格按照“个人申请-入户调查-民主评议-镇办审核-民政局审批”的申请审核审批程序,狠抓调查、评议等关键环节,坚持谁调查、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把好对象入口关,确保各类救助对象准确。坚持对城乡低保对象和五保供养对象进行季度核查,符合条件的予以保留,不符合条件的坚决予以取消,通过两次集中整治和每季度的核查,目前农村低保对象由过去的6万多人核减到现在的12464人,城市低保对象由1.6万人核减到现在的8173人,保障对象更加准确,群众比较满意。
三是探索救助方式,最大方便群众。在临时救助工作上,区上先期预拨一定的资金,对一般性的临时困难家庭,救助资金在1000元以下的,由镇办审批审定,每季度报送备案表册,区上进行审核。对突发性、灾难性造成的临时困难家庭采取简化程序、先救后批的办法,由镇办与民政部门先发放救助资金后补办资料手续的方法进行快速救助,确保困难群众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在“一站式”医疗救助方面,在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定点医院的基础上,将全区18所镇办卫生院、市第二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医院纳入“一站式”服务定点医院,使农村五保、城市“三无”和城乡低保、重点优抚对象等困难群体患者能及时得到医疗救助,极大地方便了群众。
四是坚持公开制度,严格责任追究。坚持社会救助对象公开鉴定制度,对新增、变更的各类社会救助对象分级进行公开公示,采取谁入户调查谁签字、谁审核谁签字、谁审批谁签字,对群众无异议的,村监委会、镇办监察室逐级填写《公开鉴定表》,按程序审核审批,镇(办)在政务大厅、村组在人群聚集地对辖区内低保对象的家庭成员、收入情况、保障金额实行长期公示,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对弄虚作假、违规操作、管理混乱、群众意见较大的在全区进行通报;对出具虚假证明、骗取救助资金以及违规办理救助的相关责任人进行党政纪责任追究。近年来,全区共查处违纪案件9起,追缴社会救助资金达30万元。(王小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