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柞水县突出乡土特色,立足资源禀赋,按照科学规划、高点起步、突出特色的总体思路,紧扣“四个抓手”,推动美丽乡村与山水融合、与文化融合、与产业融合、与旅游融合,全县18 个美丽乡村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朱家湾村已被国家农业部评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石瓮子社区、跃进村、本地湾、银碗村、柴庄社区等美丽乡村建设快速推进、特色明显。
一是紧贴实际抓规划。按照西安“会客厅”的总体定位,立足柞水山、水、田、园、业等现实条件,以“尊重自然美、侧重现代美、注重个性美、构建整体美”为理念,对村域整体布局、产业发展和乡村风貌进行高标准统筹规划,细化到组到户,全力打造“一村一韵、一户一景”的格局。先后组织干群赴外交流学习20余次,聘请专业规划设计公司编制完成营盘镇朱家湾村国家级美丽乡村、下梁镇石翁美丽乡村等一批重点村庄的规划和设计,对工程施工单位采取镇村组织、群众代表监督的办法进行公开招标、民主决策,激发了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是扎实有效抓工程。各村(社区)成立环境卫生管委会,实行卫生保洁分段包抓,确定保洁员,购置垃圾箱、垃圾车等设施,垃圾处理实现日产日清,各村(社区)环境卫生明显改观。积极发动群众,采取政府补助水泥,群众自备沙石、自行投工建设的方式对农户院落、入户道路和村组道路进行硬化,有效解决了群众出行问题。目前,朱家湾村、石瓮子社区等8村已完成了重点区域、重点院落及道路的绿化硬化。金米村、银碗村等8村路灯安装全部到位。拆除废厕所337个、废猪圈281个、废墙体113面、“三堆”治理2700处7万立方米,人居环境不断提升。
三是宣教结合抓民风。以地方特色文化为主题,布置廉政文化墙、民俗文化展览室,陈列传统落后的生产农具,维修了古老水井,建成了孝道文化墙。同时,积极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评选表彰“好公婆”、“好儿媳”、“好家庭”,形成了诚信友善、文明和谐的纯朴民风。目前,该县18村(社区)硬件设施建设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朱家湾村、石瓮社区、柴庄社区、银碗村、联合等5村已经安装了统一的“善行义举榜”,朱家湾村、老庵寺村、柴庄社区、银碗等4村建立了乡风文明一条街、村规民约。
四是突出特色抓增收。以打造“餐桌经济”、“周末经济”为重点,彰显地方特色,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建设村级旅游咨询服务中心,配套旅游停车场、旅游公厕,完善旅游标识牌和导览图。开发以生态观光、农事耕作、果蔬采摘、休闲垂钓、渔鼓表演、手工编织等富有乡村特色的体验性旅游项目。引导农户发展农家乐、特色民宿或家庭旅馆,推出具有本地特色的乡村菜谱,全面打造“吃在农家、住在农家、乐在农家、购在农家”的乡村旅游升级版。已新建生态旅游停车场100个以上,旅游公厕400个,发展农家乐、特色民宿或家庭旅馆800户,开发本地“必购旅游商品”2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