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商南县十里坪镇,一条笔直的赵白路穿境而过,道路两旁葱葱郁郁,村庄干净整洁。近看一栋栋移民“小洋楼”拔地而起、错落有致,远看青山隐隐,水泥道路四通八达。这个素有“商洛小江南”之美称的山区镇,近年来创新党建促发展,立足产业富民、致力结构调整、突出项目支撑、体现区域特色、奋力率先突破,使辖区面貌悄然发生着嬗变,成为美丽、宜居、幸福、和谐的经济强镇和旅游名镇。
华丽转身的背后隐藏着哪些“玄机“?近日,笔者带着好奇心走进了十里坪镇,去层层揭开它发展进程中的神秘面纱。
社区公园如诗如画
集镇变成新社区
近年来,十里坪镇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着力改善山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投资190多万元,拓展硬化十里坪街道2.2公里,打通主背街迂回路2.5公里,新建标志性门楼1座、2000平方米的文化休闲广场1处、景观廊亭l座,栽植花卉1000余株,安装太阳能路灯2公里50盏。投资2200万元,对主街4.1公里河道堤坝进行加固美化,沿河新修5个梯级橡胶坝,形成独具特色的动态水域公园。严格按照市县要求,强力推进并完成了2014年度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任务,楼房化集中安置工程达到省市入住验收标准,并多次在全县考核中位居前列。镇党委书记段文涛说:“短短几年时间,集镇增加了100多户500多人。今年移民搬迁已完成80%,2016年集中安置房建设工程已全面启动实施,计划明年9月底前完工。”
“现在街道宽了,有了太阳能路灯,栽植了绿化苗木,环境越来越好。闲了我们还能到广场上跳跳舞,享受城市社区一样的生活。”十里坪“社区”居民凌启志,5年前在交通不便的碾子坪村寨沟组居住,搬出深山后,眼界开阔了,挣钱的门路广了。
保洁人员正在清运垃圾
环境整治靓家园
该镇投资2200万元实施滔河治理工程,修筑河堤2.3公里,对河道进行生态保护,实施人工湿地项目。投资50多万元,在十里坪社区新建4000立方米的垃圾堆放场一座,在各村修建简易垃圾池32个,为各村配备了专职保洁员、垃圾箱、垃圾桶等,镇上配备垃圾车1辆、洒水车2辆,实现了生活垃圾及时收集和清运。还对日常环境卫生进行监督检查,促使人居环境质量不断好转。
家住核桃坪村的王兴明告诉我们,在没有实施环境综合整治之前,村上垃圾和“三堆”随处可见。现在有专职保洁员定期打扫卫生和清理垃圾,走在村子的“公园”里心情舒畅多了。
三河冷水鱼养殖场
特色产业挑大梁
为了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十里坪镇在碾子坪村发展高山蔬菜7000亩,培育种苗基地2000亩,成立川平专业蔬菜合作社,实现产销两旺;在核桃坪村建设现代综合农业产业园5000亩,并完善林下配套产业,丰富园区功能,力争3年内把园区建成优质高产核桃和农副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在李家湾村发展高山茶叶900亩,培育“雨山”品牌,年销售额达1000万元以上,带动了周边群众依茶增收;在各村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种植,形成了以黑沟村为中心的万亩连翘基地,以白鲁础村为中心的猪苓种植基地,以西坪村为中心的千亩牡丹基地。另外,招商引资1300万元,在三河村实施冷水鱼养殖加工项目,发展红鳟鱼、三纹鱼10余万尾。还在全镇培育散养猪、散养土鸡、梅花鹿等特色养殖大户40多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