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南紧抓商洛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机遇,以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县和创建秦岭生态农业示范县为抓手,通过循环农业示范区、企业和项目的积极创建,初步形成了“创建基地、规范标准、加快认证、强化检测、严格执法”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的生态循环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和良性工作格局,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实施标准化生产,特色农产品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先后制定了20多个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大力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测土配方施肥、健康养殖等农业生产技术,开展标准化生产。初步形成了具有洛南特色的八大品牌农业产业。2014年“八大品牌”特色产业实现产值达23.5亿元,增长40.7%,规模和效益大幅跃升。其中生猪饲养量达到69.63万头;洛南核桃发展到63.9万亩1405.8万株;烤烟面积发展到10.5万亩,产值过3亿,税收6000余万元;马铃薯发展到18.3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15万亩。同时培育了一批优势特色产业。蛋鸡饲养量达到170多万只,产蛋量1.14万吨;牛饲养量6万头,羊饲养量10万只,实现畜牧业总产值11.83亿元。食用菌产业产量达1800万袋,产值近2亿元。全县农业标准转化率90%,标准入户率65%,规模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100%建立生产记录。
二是实现整县环评,农产品品牌开发水平不断提升。截止2014年底,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标准化示范镇10个,标准化示范区5个,开发无公害农产品50万亩。2013年创建成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2014年通过了省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整县环评复评,目前共建成无公害农产品基地45万亩、绿色食品基地38万亩。认定“三品”产地36个,认证“三品”产品39个,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合格率达到99%以上。累计推广无公害农产品标识100万枚。建立无公害农产品年检制度和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备案制度,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信息。积极开发名牌产品,洛南核桃被认定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农产品注册商标累计达到49个。创建了“薯嘉宝牌”洋芋精淀粉、“仓圣牌”金银花茶、“秦阳牌”复混肥3个市级名牌产品。创建“华阳种猪”、“秦丝”、“洛南核桃”、“洛南豆腐”、“洛源豆腐干”、“王岭红署粉条”等一批区域知名品牌。豆制品声名远播,豆腐年产量6000多吨,在西安市场久负盛名;洛源豆腐干年产量3000多吨,已成为洛南土特产品中一张名片。
三是强化源头治理,产地准出市场准入有效衔接。建立健全了县域农资经营网络体系,对全县所有农资经营者建立档案,实行购进备案制、销售台账制,落实了农资监管责任,开展了农产品产地环境监管、农业面源污染调查、治理,经营秩序实现了规范化。按照“地方政府负总责,部门各负其责,生产经营者负第一责任”的原则,各镇(办)与辖区内农产品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种养殖大户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目标责任书,建立了企业安全生产生产记录档案。对小规模生产者通过宣传、培训,印发资料等形式,落实安全措施,使农产品生产者主体责任告知率达100%。在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销售企业建立企业内检室,落实了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2008年9月1日起在全县实施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在县城3个超市率先实施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场3家。2010年以来,全县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达99%以上。
四是健全监管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态势平稳。2010年以来,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逐步健全,监管措施基本到位,监管能力和检测能力逐步提高,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态势平稳,持续向好。年抽检7000多个样品,检测合格率99.8%,其中省级抽检合格率达100 %。近5年未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