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县药办早着手早准备,积极谋划2016年医药产业重点工作,继续抓好以中药材示范基地和项目建设为重点的现代医药链的培育和完善工作,计划2016年发展中药材2.5万亩,其中示范种植2500亩。
一是积极实施四名战略。强化医药升级,打造产业增长极,实施“四名”战略、强力推进医药文化建设,做大医药产业的目标。我们将充分利用现有条件,科学运营资本,做优企业品牌,从“七”类药上突破,做好西洋参、重楼、五味子、油用牡丹、铁皮石斛等高端品种引进、野生抚育和示范种植,精心打造“柞水五味子”、“柞水白芨”,努力建设关天经济区中药生产加工基地和全国中药名县。
二是启动“六个一”医药文化建设。①建设一批标准化药业种植基地;②改建一座中医药博物馆;③建设一处中草药标本苑;④建设一条中草药花卉观光长廊;⑤编纂一系列反映柞水中医药文化的文学作品;⑥打好孙思邈、王家成等名医品牌,营造柞水中医药文化浓厚氛围。
三是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中药材种植、加工、科研、流通体系。抓好猪苓、白芨、西洋参、苍术、重楼、黄芩、铁皮石斛、五味子、金银花、连翘、油用牡丹、红豆杉等药源基地建设,形成品牌优势;打造风湿、新药研发、骨伤药名药,推进中药饮片、制剂和保健品的研发生产;进一步开拓市场,加强营销队伍建设,提高市场占有率;组建中药材行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推进种植加工一体化发展。
四是狠抓项目建设。以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为重点,在继续抓好陕西柞水南五味子科技示范基地、<<中国七药>>生态产业园2个续建项目的基础上,重点抓好柞水县油用牡丹综合项目、陕西康鑫中药材有限公司中药材加工厂、颐和农产品购销农民专业合作社中药材综合开发二期项目建设,全力抓好中医药博物馆的建设工作,以引领全县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
五是推广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全年实现现代中药上市公司1个。实现中药产业产值超20亿元,中药材种植面积新增2.5万亩,规范种植基地2500亩,争取五味子GAP基地认证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认定,实施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的生产加工项目,实现农民从中药产业人均增收年不少于1000元;建成一批具有柞水特色的“中国七药”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完善中药加工体系、中药材科技创新体系和中药材现代化流通体系。
六是加快推进中药材基地建设。按照因地制宜、优化布局、培育主导产品的原则,根据市场需要发展道地中药材,大力推广“林药结合”和粮(菜)药套种、兼种模式,按照政府指导、市场支撑、因地制宜和农业产业化的要求,以五味子人工种植示范为突破点,鼓励引导县内外中药材工商企业、科研单位和中医机构、个体经营户、医药大户参与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加大盘龙七等七类药的种苗繁育、野生驯化及示范推广力度。对国家已列入动植物保护和濒危及稀有的动植物药材,积极开发家种和驯养,构筑“公司+市场+基地+农户”的良性发展格局,实现中药材集约化发展、科学化管理,为我县中药产业发展提供稳定资源。
七是加快现代中药工业化进程。按照做好初级加工、推动精深加工、开发保健用品和保健食品的产业化发展思路,加大中药材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力度,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以盘龙生态产业园为载体,大力扶持壮大盘龙、欧珂、植物药业、陕西康鑫中药材有限公司中药材加工厂、颐和农产品购销农民专业合作社中药材综合开发等医药企业,重点引进经济实力雄厚、经营机制灵活、有市场竞争力的中药加工企业,带动中药饮片、中药萃取物、配方颗粒、药膳汤料和中药保健品开发等项目建设,延伸中药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