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县坚持把促投资、稳增长摆在重要位置,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坚决落实省上“三稳两优”和市上“十个紧盯不放”的要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想方设法促投资、调结构、转方式、求创新、抓改革,促进了县域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一是着眼长远搞谋划。按照打好资源、生态和区位三张牌,聚焦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旅游标准化三篇文章,以转型发展、追赶超越为主题,以建设“三大会客厅”为方向,围绕做强矿产冶金、做大现代医药、做特现代农业、做精旅游三产、做好新兴产业,精心策划了事关柞水长远发展的会客厅建设、新型工业园区等“八件大事”,研究提出了统筹推进小岭循环工业转型升级、美丽乡村建设等“十大工程”,重点打造营盘、新城、溶洞、凤凰古镇“四大片区”,促进资源和项目向“四大园区”聚集,初步完成“十三五”发展规划思路初稿,策划包装 “十三五”战略项目290个,总投资1120亿元,为建设“三个柞水”和推进转型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对标盘点细分解。瞄准年初既定目标任务,按照普通指标保完成、重点指标争超额、否决指标抓控制、共性指标创特色的原则,对全县27项重点经济指标后两个月任务进行了细化分解,分别由13名县级领导牵头,细化落实到31个责任部门和单位,建立任务台账、责任台账和问题台账,实行倒排时间、挂图作战、逐天推进的运行机制,把工作任务细化到每一周、每一天,每天早部署晚调度,一周一交账、十天一盘点,释放工作最大潜能,深挖工作特色亮点,力争全面超额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
三是全力以赴抓项目。全面落实“六个一”项目推进机制,坚持领导力量、资金保障、用地供给向重大项目倾斜,全力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全年确定的100个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完成投资77.15亿元,其中22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2.37亿元,五丰公司饮品生产线技术改造、秦楚古道水体景观等25个项目建成投产,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近期,组织所有县级领导和镇办负责人,集中利用四天时间,巡回100个重点项目建设现场,对年度重点项目暨美丽乡村建设进行了现场观摩,并通过测评打分、领导点评、公开通报等措施,调动了镇办和部门抓项目、创一流、促发展的积极性。
四是多措并举稳工业。深化“企业服务年”活动,采取“一企一策、一事一议”办法,突出抓好矿产冶金和现代医药两大支柱工业,组织县级领导深入龙钢、博隆等工业龙头企业,积极帮助企业解决用地、融资、销售等难题,促进停产企业尽快复产,全力扭转工业下滑局面。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坚定不移地做强矿产冶金,做大现代医药,推进规模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大西沟矿业公司技改、200万吨钒钛磁铁矿采选等项目快速推进,盘龙公司、欧珂公司实力显著增强。设立1000万元工业发展基金,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盘龙生态产业园和小岭工业集中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及孵化园项目快速推进,下梁新型工业园区建设正式启动,工业发展质量明显提升。
五是千方百计活三产。围绕建设秦岭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坚持把生态旅游作为优化产业结构的战略性产业来抓,加强与荣禾、陕旅、西部投资等大集团的合作,“三天两夜”、西干谷开发等总投资达150多亿元的6个项目达成投资协议,佬林终南山居和终南山老年乐园项目已开工建设,牛背梁国家旅游度假区建设稳步推进,飞越大秦岭空中旅游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美丽乡村建设全市现场观摩排名第一,朱家湾村被国家农业部评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旅游产业与医药、康体、养老、文化、商贸流通等产业融合发展步伐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