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柞水围绕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以高效课堂为抓手,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发性,使教育回归本能,使教育内涵得到拓宽和发展,学生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一是大力倡导自主管理模式。在高效课堂上做到两条腿走路,暨自主学习与自主管理并重。把自主管理融入课堂、融入班级、融入校园、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推行精细化管理,实行“八查三清一量化”的教学常规管理和“一监督两自主三落实”的学生自主管理机制,全面推进现代班级管理制度,推行班干部轮流担任和班会学生主持制度,激发班级管理活力。
二是着力推进素质教育活动。实行“每月一活动”制度,即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全员性大规模素质教育活动,按照“人人参与、校校评优、片区展演、全县赛评”的总体原则,使全县素质教育活动系列化、有序化、规模化和常态化。坚持每年春、秋季分别举办一次学生田径运动会、一次球类运动会,并连年举办中小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文竞赛、“中国梦、爱国情、成才志”中小学生规范汉字大赛、中小学艺术节、柞水渔鼓学习传唱、中小学生绘画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同时,为有效解决边远完全小学和教学点体育艺术专业教师匮乏的问题,全面落实镇内体音美教师统派制,以各镇中心校为轴心,实行全镇体音美教师由中心校统派,逐学校安排出统派课表,并加大教学过程中的监督与评价,提供交通、差旅等工作保障,填补了薄弱学校体育艺术课程的教学空白。
三是重点推进传统国学教育。以书香校园创建为抓手,以“诵读经典、书润人生”为主题,以“六个一”(即清晨一诵、午间一读、晚间一省、每周一课、每班一集、学年一节)活动为载体,引导学校通过举办诗歌朗诵会、组织学生背诵《三字经》《增广贤文》《弟子规》《论语》《道德经》等,要求学生每学期至少读一本名著、写一篇读后感、记一万字读书笔记,推进传统国学教育,影响和引领师生思想、情感和行为。
四是强力推进学校文化建设。按照“一校一品、做精做优”的原则,要求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校园文化主题,并将校园文化主题渗透、落实到学校的具体活动和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全县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学校文化建设专项观摩活动,至少组织两次学校文化建设专项考核考评,评选表彰一批学校文化建设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从而使全县各级各校积极主动的抓好学校文化建设,最大限度的发挥学校文化的育人功能。
五是建家校共育机制。长年聘请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和家庭教育案例分析,对家长进行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培训,组织丰富多彩的“家校互动,小手拉大手”活动,设立“育人大讲堂”,引导成功人士介绍家庭教育经验,全面提升家庭教育水平,达到学校联动,共同育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