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洛南积极总结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经验,不断修订完善补偿方案,着力开展规范化监管,新农合报销受益群众日益扩大,助推“三农”作用显著提升。
一是调整完善补偿方案。及时调整2015年新农合补偿方案,于今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了新农合大病商业保险。按照“征缴、经办、监管、服务”分离原则,对全县参合住院患者一律先报销,自付合规费用超1万元以上部分再按大病保险予以报销。截止10月底,共报销379名参合患者,报销金额251.10万元,人均报销6625元。全面实行统筹区域外就诊技术转诊制度,引导群众优先选择基层医疗单位,降低就医成本,提高补助水平。
二是全面加强监督检查。健全新农合网上监测制度,实行动态管理,在线实时监控,网上审核、网上结报。以民营定点医疗机构为监管重点,强化政策培训和现场督导;扩大对村级门诊统筹检查范围,不断推进门诊统筹规范运作。定期不定期开展新农合工作督查,积极建立监督工作常态长效化机制,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及时整改到位,确保新农合运行过程中不出任何差错。
三是强化基金安全监管。以“三合理”检查为抓手,狠抓定点医院内部控费制度建设,加强监督检查,规范基金使用,确保基金安全。推行错时值班、节假日值班制度,确保新农合业务及时办结。2015年全县参合377966人,参合率为99.71%,排名全市第一。1-10月份,全县补助住院患者4.79万人次、1.28亿元;门诊患者37万人次、资金1210万元;受益率110.82%。 (姜 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