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洛南紧绕“农业强优”总目标,立足项目建设,坚持“三个到位”,严把“三大关口”,落实五项制度,农业综合开发工作顺利完成全年工作任务,为确保“三农”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方面项目建设大推进。继续强化措施力量,积极加快土地治理项目建设。围绕2014年度农业综合开发重点三要镇、寺坡镇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利、农业、林业、科技四措并举,完成投资555万元,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面积0.4万亩。一是水利项目,新修拦河坝2座,配输变电线路2公里,打机电井10眼,衬砌渠道4.5公里,埋设管道3.75公里,修建渠系建筑物30座,新修河堤2325米。二是农业项目,改良土壤0.3万亩,新修田间干道3.82公里。三是林业项目,建成经济林400亩、防护林400亩。四是科技培训,完成2000人次的科技培训,科技推广示范1000亩。目前,土地治理项目已顺利通过省市农发部门验收。
另一方面基础产业大发展。一是投资1100万元,完成1.5万吨饲料加工扩建项目,建设厂房400平方米,建设库房600平方米,建设化验室100平方米,建设排水管道500米,建设锅炉房75平方米,购买设备3台套。现已完成财政投资125.3万元,占计划的83%。二是投资115万元,完成洛南县伊拉种兔繁育推广项目,新引进伊拉祖代兔200只,建设种兔舍500平方米,商品兔舍600平方米。目前,两个产业化项目已完成建设,并通过了省市验收。
一是坚持三个到位。县上高度重视农业综合开工作体系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成立农业综合开发指挥部,分管县长任总指挥,农、林、水、财、监察、审计、公安、土管、项目镇等部门单位为成员,明确指挥部人员工作职责,并成立规划技术组、综合协调组和后勤服务组,各司其职,具体负责项目区工作开展,确保了组织领导到位。县、镇、村、组分层次管饭宣传农业综合开发的政策规定,并组织中标单位项目负责人及技术人员30多人到已建成项目区参观学习,听取项目区干部群众的真切感受,看项目实施后的发展变化,宣传综合开发的意义、目标、政策,增强干部群众的信心和决心,鼓舞士气,凝聚人心,达到了宣传发动到位。先后印发实用技术培训3000多册,召开5次技术干部、村组技术员培训会,召开6次现场会,并根据实施中的具体问题有针对性的适时召开质量形势分析会,逐村逐工程落实技术管理责任制,对项目实施面对面技术指导,确保技术指导到岗、到点、到人,不留空档和死角,实现全覆盖,做到了技术指导到位。
二是严把三大关口。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按照项目计划逐工程全面规划放线,召开项目村组会议,讨论项目建设规划,介绍实施初步设想,听取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把上级的要求和当地群众心愿合二为一。在工程招投标阶段,认真制定实施方案,明确项目建设的规划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按照程序委托陕西省中投招标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工程招投标,公开、公正、公平的确定施工队参加项目实施工作,做到严把规划实施关。工程启动后,聘请具有雄厚技术、丰富经验、监理资质高的陕西省中投招标有限责任公司担任工程监理,进驻工地,实行全面旁站式监督,规范施工。严格记录监理全过程,做好监理资料的管理和使用,同时聘请11名村组干部及村民代表为施工质量监督员,发挥各方作用,确保施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建立在可靠的质量基础之上,做到严把监理监督关。及时制定《洛南县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管理办法》,实行县级报帐,明确综合开发资金“四统一制度”,即统一国库拨付资金、统一会计核算、统一票据核销、统一专人、专户、专帐管理,只设一本帐,保证专款专用,做到严把资金管理关。
三是严格五项制度。在继续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配备完善相关硬件设施,积极建章立制,严格履行“五项制度”,坚持推行干部民情日记,实行干部挂牌上岗,公示干部当日去向,设立便民服务室和信访接待室,确定专人专责不断优化服务质量,切实把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的要求落到实处,为农综项目工程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强保障。 (姜 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