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询直奔主题、切中要害、问得直接;
应询有问必答、答得真诚、答有担当。
本报讯(崔海飞 胡荣荣)12月24日,在商南县人大常委会五楼会议室,县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2015年环保世纪行活动现场,一问一答紧紧抓住当前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直指当前全县环境污染防治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等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和短板,现场时不时充满了“火药味”,让人强烈感受到人大履行监督职责的担当意识。
24日下午3时,在商南县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上,作为当天会议的第七项议程,全体与会委员及代表们首先观看了“保护青山绿水 我们在行动”商南县2015年环保世纪行活动专题片,随后,专题询问正式开始,询问以一问一答方式进行,没有寒暄客套。
“对于县城部分养殖污染企业多次整顿不达标,是否将该企业关闭?在农业畜禽养殖污染方面,县上是如何进行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如何进行科学养殖推广?”县人大常委会委员、县中剑公司董事长蔡华宪单刀直入,首先发问。所涉及的县环保局、畜牧中心负责人分别进行回答,针对此类现象,县环保局不断开展督促检查,对有污染的养殖企业进行关闭整顿。今年,共查处养殖污染违规案例23起,其中有5家进行现场整改,下发违法整改通知书17份,行政处罚1家。”在科学推广方面首先坚持生态环保理念,在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项目验收方面沉淀池一律要采取三级沉淀;县财政筹措资金180万元筹备了抽粪车;在较大型规模的养殖场采取污水处理设施。养殖地点明确规定在养殖区内1000米以内为禁养区、在禁养区500以外为限养区。
“禽畜养殖产业建场选址应远离村庄、河流。如试马郭垭养鸡场、观音堂养猪场等地未按规定选址。请问:这两个场建场审批手续是否合法,对于多次整改仍存在污染问题是否应该迁址,相关手续如何办理?”委员、试马镇镇长杨波问到。“对于部分畜禽养殖企业污染严重,你局多次处罚整顿但仍不达标的企业是否应停产整顿或关闭?”委员岳桂云发问:“对于县河水库源头三岔河鑫旺养猪场,大量粪便流入库区,严重影响县城5万多居民饮水安全,县环保局对该养猪场环评是如何通过的?是否进行了监管?” “养殖地点的确定有无明确规定?今年查处了几起养殖污染违规案例?”“养殖粪便流向河道将如何管理?” “对畜禽养殖户扶持补助资金是如何审批发放的?”一个个犀利直击环保顽疾的问题连续发问,县畜牧中心负责人逐一就委员、代表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和回复,并进行了现场表态。
紧接着,大家陆续问询如何保证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对于前期建成尚未投入使用?现闲置的农村供水设施后期有何打算?如何解决县河水库源头污染严重的问题?对于全县人民非常关注的噪音扰民现象,涉及哪些部门执法?群众如何投诉?如何解决我县燃放烟花爆竹造成大气污染以及噪音影响居民生活问题?如何加强农村环境整治?促进镇域经济发展、城乡结合部环境差,怎样从根本上治理?县上对医疗垃圾是如何处置?针对农村医疗卫生所,将医疗垃圾废弃物等同一般垃圾处理,造成双重污染,县卫生局对此将如何管理?在开展环保世纪行过程中,县科教体局是怎样建立一个长期固定的环保志愿者组织,持续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活动等。县水务局、公安局、住建局、卫生局等相关职能部门,一一对委员及代表们的问询进行了回复和解答,并现场承诺。
县政府副县长韩东文在表态中说:“会后,县政府将立即召开专题会议,坚持问题导向,制定方案,分解任务,夯实责任,抓好整改,并由县政府分管领导牵头对各镇办、各部门整改情况进行检查,确保不放空炮,取得实效。将以中小学生为重点人群,精心组织开展系列环保公益活动,大力宣传生态环保知识,继续把丹治工程、生态环保宣传、农村面源污染、节能减排、村容村貌整治等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积极争取中省环保工作投入,尽快制定出台村级环保网格化监管员补助政策,确保基层环保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坚持以绿色商南建设为抓手,深入推进全民义务植树、城周重点区域绿化、绿色长廊建设、特色经济林建设等绿化工程,统筹抓好丹江流域污染治理、县城“七沟一河”治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等工作,全力保障“一江清水供京津”。同时,加快黄标车、高耗能企业淘汰步伐,提高招商引资的门槛,限制污染严重的企业进入商南,确保商南生态环境不受影响。进一步创新思路,加大投入,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严格奖惩,确保环保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