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丹凤县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一次“三级干部大会”在阳历新年的曙光中召开了,这是一次对“十二五”期间扶贫攻坚工作的经验总结大会,也是新的征战的誓师动员大会。大会主题只有一个声音:脱贫攻坚!这是一块被穷魔围困太久、流传着太多故事的土地上的人们,顺应中央号召发出的新的呐喊声,这也是县委、县政府在下达着中省市的“作战令”。
“作战令”一出: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与各镇(办)党委书记、镇长(主任)逐一签订了“军令状”:全县82个贫困村2018年全部出列,全县贫困人口2019年全部摘“贫帽”。
由此,在丹水凤山大地上,围绕贫困人口如期脱贫为目标,精准识别对象和制定脱贫规划,突出村级道路畅通、农村饮水安全、农村电力保障、乡村旅游扶贫、农村文化建设、贫困村信息化、基本农田建设、电商扶贫等“八大阵地”,采取产业脱贫、搬迁脱贫、就业脱贫、能力脱贫、生态脱贫、教育脱贫、救助兜底脱贫、包村联户脱贫等“八策并举”,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组织领导、包抓帮扶、政策支持、资金保障、督查考核、问责问效等“六大机制”,一个代号为“12886”的脱贫攻坚决胜的新战役全面打响了。
夯实“两个基础”:顺应中省节拍重新调整作战方案
丹凤县明确将脱贫攻坚作为全县各级党政组织共同的政治责任,宣布进入“战时”状态,重新识别人口和制定工作规划,为攻坚拔寨决胜阶段打好基础。
该县突出精准识别,切实弄清贫困“家底”。本着应进必进、该退尽退的原则,严守“九条红线”挤出水分,严格审查、审核和“两公示一公告”等程序,做好扶贫、民政、统计等数据衔接,确保符合条件的民政对象、贫困残疾人全部纳入贫困系统。规范建立纸质和电子档案,做到一人一卡一档,确保“五类人”、五保户等贫困底子明了、情况精准。在此基础上,由县扶贫局牵头建立脱贫电子信息管理系统,对贫困对象、人口、收入和居住状况、致贫原因、脱贫路径、包扶干部和措施、脱贫时限等实行全过程动态监测、台账管理,建立脱贫销号、返贫挂号、跟踪帮扶制度,搭建县、镇、村三级互联互通脱贫数据大平台,方便公众查询和了解掌握具体情况。以此确保县委政府决策有方,指挥得当。
该县还坚持规划引领,绘制脱贫攻坚过程“路线图”,确保脱贫攻坚梯次有序推进。紧贴镇办、村(社区)和贫困户现状,围绕落实“五个一批”,把握扶贫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脱贫举措、干部包户、脱贫成效“六个精准”的要素要求,科学合理制定方案和计划,确保每个贫困村、每户贫困户脱贫路径选择精准、标准要求明确,坚决避免搞一个模式“一刀切”,并逐村逐户制作包扶脱贫公示牌,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立足于这“两个基础”,县上排出了梯级推进的“作战路线”。确定2018年全县贫困村全部出列。2016年,213国道沿线5镇38个村;2017年南北原区级建制的4镇29个村出列,2018年剩余三镇15个村全部出列。2019年,全县整体脱贫;2020年,彻底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瞄准“八大阵地”:多策并举精准“打击”确保战无不胜
丹凤县在攻坚战中策划出村级道路畅通、农村饮水安全、农村电力保障、乡村旅游扶贫、农村文化建设、贫困村信息化、基本农田建设、电商扶贫等“八大阵地”,采取产业、搬迁、就业、能力、生态、教育、救助兜底、包村联户等“八策并举”,力夺一举摧毁一个个被穷魔盘踞的碉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