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南金融行业紧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坚持提质增效、转型发展理念,认真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推进供给侧改革,引导全县金融机构坚定不移助推各项重点工作,积极提供金融支持动力,不断增强服务县域经济能力,全县金融服务质量效益显著提升。
一是金融机构服务体系日趋完备。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和处置体系不断完善,金融机构流动性变化的监测与防范得到有效加强。积极开展县辖24家投融资公司运作情况的监督检查,全县金融市场持续稳定。长安银行在商洛的第一家县级支行成功入驻洛南,村镇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规范有序发展,全县各类银行机构达到8家,基层业务网点60个,从业人员755人,各类保险公司达到9家,金融服务功能更加强劲有力。
二是货币政策执行绩效明显提升。金融运行分析会、政银企座谈会、银企对接会等各类服务性活动实现定期对接,金融与行业共赢联系日益密切。积极制定《洛南县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绩效考核奖励办法(试行)》,深入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应收账款、矿产权抵押等金融创新产品的推广应用工作,货币政策贯彻落实成效凸显。及时出台《关于对工业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给予贴息补助和金融机构班子奖励的通知》,全年承诺信贷支持6亿元,金融机构对全县重点项目、“三农”等重点行业领域以及中小企业支持力度持续加大。
三是助推工商融资平台服务有力。加快征信服务窗口标准化建设,大力推广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推进“两类机构”信用评级,推动小额贷款公司接入征信系统,探索建立小额贷款公司信贷信息平台和电子商务信用信息平台。加大对个体工商户的评级授信力度,全年评级5610户,授信总额达到2.7亿元,发放贷款2.4亿元,金融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效果显著,荣获“中国金融生态县”称号。
四是金融精准扶贫支农成效显著。制定了《洛南县金融扶贫示范县扶贫创建活动实施方案》、《洛南县“双包双促”贫困户发展产业贷款财政贴息实施方案》、《洛南县“双包双促”贫困户发展产业贷款财政贴息实施细则》,两家法人金融机构支农再贷款管理工作更加规范,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全面推进。2016年评定青年示范户10887户,发放贷款1.7亿元,有力促进了农村青年就业创业。发放支农再贷款5.5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201家,总资产9715万元,支农再贷款余额达到3.5亿元,有效支持了“三农”经济发展。全市支农再贷款规范化管理工作观摩会在洛南成功召开。
五是普惠金融服务质量显著提升。制定印发了“千点百乡”支付惠农工程实施方案和惠农服务点管理办法,开展了金融知识普及月活动,开通了“e信通”业务,丰富了宣传效果,成功举办了金融知识(新三板)专题讲座,全年累计银行卡发放量达到58.21万张,全县自动取款机达到54台、POS机680部,电话银行客户116921户,短信通92180户,个人网银69050户,E终端16台,促使新兴支付业务得到有效拓展。同时,金融反洗钱工作得到进一步深化,全市2015年反洗钱“法人监管”试点工作总结会在洛南成功召开,洛南县“陕西省银行卡推广应用示范县”创建成果更加巩固。(姜 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