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李治军)新春伊始,在城关街道办五里铺村金乐安等5户村民新建的10亩大棚里,一垄垄草莓鲜红诱人、红火上市。目前,草莓、蓝莓、狝猴桃、油用牡丹、油茶、金银花、天南星等种植业,土鸡、土蜂、土猪、梅花鹿、水产等养殖业在商南县竞相发展,增收效益日益显现。这是我县实施“四轮”驱动加速发展特色产业的结果。
政策扶持激励。县上着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结合县情实际、通过充分调研,先后将核桃、油茶、油用牡丹、梅花鹿等确定为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出台实行了相应的资金扶持激励政策;同步积极争取实施重点项目,抓点示范、推动特色产业发展。
部门推动落实。县畜牧中心、林业、农业等部门积极牵头,按照年度确定的重点产业、重点项目,着重从新品种引进、基地规划建设、产前产中技术服务等层面协助镇村抓特色产业的落实。其中,技术方面去年就举办各类培训68场次,培训农民3.5万人次,认定中级职业农民14人。
企业合作社引领。着力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对应的龙头企业和合作社,采取“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建设产业基地,回收产品,实施加工,保障销售。目前,对应核桃、油用牡丹、梅花鹿、食用菌、散养土鸡五种产业,已分别发展起朝阳金丝源、旭初牡丹油、瑞鹿源生物科技、海鑫现代农业、鸿伟生态实业5家龙头企业。其中,2014年秋冬启动发展的油用牡丹产业在旭初公司的引领下现已发展基地1.5万亩,种植户陆续开始了收益。据十里坪镇黑沟村民汪成林介绍,他种植的10亩油用牡丹,去年第一年收入近万元,稳产后,预计每亩年收入在4至5万元。
产业大户示范带动。推进中,培育新型农民、发展产业大户,形成特色产业的“领头羊”。湘河镇地坪村村民曹家宝先行掌握养鱼技术并成为养鱼大户后,吸纳20多户村民入股,投资100多万元建起了120亩鱼塘,投放各种鱼苗78万尾,年户均增收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