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吴昊楠)2015年以来,清油河镇紧紧围绕“加强党建,严格作风,创新机制,优化环境,保障生活”的工作思路,以生态立镇、旅游兴镇、产业强镇、和谐发展为主线,扎实认真的开展各项工作,使镇上社会局面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经济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势头,为推进2016年乡镇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济建设蓬勃发展。镇上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0324.7万元,完成工业经济总产值1195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726元,招商引资12000万元,到位资金8200万元,全年粮食总产量4000吨,新建核桃500亩,建设油茶基地1500亩,发展养殖场56个,养殖大户20户;全年饲养畜禽135.96万头只,其中存栏68.86万头只,新建养殖专业示范村2个,新建养殖小区、牧业强村2个,发展电子商务示范点1个。
民生工程全力推进。全面完成14年度河东四期44户和耀昌村昌源小区一期50户,全部搬迁入住并通过省市验收,跨年度提前完成河东五期交钥匙工程40户和耀昌二期小区48套安置房和大小配套建设,群众的装修及搬迁准备达到40%以上。跨年度提前规划了2016年青云家园安置点,计划安置584户,土地征收、地基处理现已全部平整到位。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扎实开展了计划生育清查治理整顿工作,全镇共计出生121人,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99.17%,。截止2015年12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100%,共有1.3万城乡居民享受到基本医疗保障。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改善,全镇共纳入农村低保对象392户。全镇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6239人,缴费72万元,为60岁以上退休农民发放养老金1855人,合计164.57万元,发放率100%。
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全年完成保护耕地18492亩,保护基本农田12340亩,开展荒山造林,工程造林和“四旁”植树,绿化造林4120亩,栽植苗木9.8万余株,保护森林资源26.373万亩。同时自6月份起,该镇全力打造“美丽乡村后湾”,先后启动了游客服务中心、自行车绿道、村庄道路“白改黑”、历史文化博物馆(李氏祠堂)、文化广场、白茶基地、生态停车场、农家乐、旅游厕所、林下会客厅、河道水系治理、民居改造、绿化亮化、文明乡风培育、电网改造等工作。
党建作风深度提升。推行“党建+百分制”考核机制,实施镇村干部加减分百分制考核制度,考核得分与绩效、奖金挂钩。推行“党建+工作室”制度,建立“有理大家评”工作室7个,全年共化解矛盾纠纷60余件。推行“党建+干群夜谈”制度,收集民情民意65条,制定发展措施29项,解决实际问题40个。推行“党建+工作清单”制度,在13个党支部推行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制度,采取过程跟踪、量化评比等方式推进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