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王恩波)一幢幢小洋楼星罗棋布,依势而建;宽阔的通村通组水泥路蜿蜒不断,四通八达;远看青山隐隐,近处绿色满园,犹如一幅美丽的田园山水画。这是商南县打造宜居宜业新家园的缩影。
近年来,商南坚持“产业先行、基础突破、试点示范、稳步推进”的工作原则和“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达标准”的建设思路,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截至2015年底,全县累计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5.78亿元,其中财政投入4478.57万元,启动实施新农村示范村143个,累计完成改房1.64户,硬化连庄入户路27万米,硬化美化庭院30.9万平方米。“四化”村民活动场所69个,并在实施村大力开展“四清”(清理粪堆、土堆、柴堆、垃圾堆)、“五改”(改水、该路、改灶、改厕、改圈)活动,新建农村户用沼气3844口、推广太阳能8000平方米、推广省柴灶4000户。农村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农民的生产条件、生活水平和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县上还强化优势特色产业、农业龙头企业和大场大户培育。大力扶持发展茶叶、油茶、核桃、油用牡丹、梅花鹿养殖等特色产业,建立产业基地13.62万亩,发展养殖大户1464户,建成畜牧养殖小区3个,发展大场大户20户,建设标准化罗非鱼养殖基地50亩20万尾、中华鲟4万尾,新发展农家乐80户。发展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37个,创建了青山柏伦、试马、国力3个省级农业园区,富水、三川、丰联3个市级园区。
另外,商南县通过抓点示范不断将新农村建设推向深入。在全县确立11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着力在产业发展、农民增收、民风引导、村容村貌、民主管理五个方面加强建设,积极推进“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后打造了城关街道办任家沟、金丝峡镇太子坪、清油河镇后湾、十里坪镇核桃坪等一批省级示范村。
在金丝峡镇太子坪村看到,一条宽阔的柏油路穿境而过,一座一座青砖灰瓦阁楼小院,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干净整洁的连庄入户水泥路连通每个农家,道路两旁房前屋后绿树掩映,一排排崭新的太阳能路灯整齐陈列,农家院里不时传来爽朗的笑声,这是商南县打造社会主义新村和美丽乡村的典范之一。村上依托毗邻金丝峡5A级景区优势,加大村内基础设施和绿化美化建设,积极发展农家休闲游,全村70%的农户开办了农家乐,其他农户也发展相关服务业或实现本地就业,每年户均增收2万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