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郭民成 贠战军)开春以来,洛南县柏峪寺镇组织百名干部深入一线,共落实烟田面积13030亩,挤进全县三个万亩烤烟大镇,成为"红双喜"牌香烟优质烟叶供应基地。
烤烟在柏峪寺镇扎根落户已有20多年的历史,一直是该镇的传统的主导产业。许多人靠种植烤烟盖起了楼房,过上了富裕生活。村民刘新所便是其中一位,他逢人就说:"这几年,我就凭烤烟这一项,供出两个大学生,盖起四间两层小洋楼,添置这些现代化家用电器,如果不种烤烟,我连想都不敢想,现在我们农村人也能和城里人一样住楼房、玩电脑、开小车了……"但由于种种原因,该镇烤烟面积始终在六、七千亩左右徘徊,很难形成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经营。
新镇成立以来,该镇通过周密细致的调查研究后,准确定位:群众要致富,必须做强做大烤烟产业,走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的发展道路。于是该镇先后采取七项措施奋力打造万亩烤烟大镇,做强做大烤烟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一是政策扶持。规定凡种植烤烟20亩以上的户,政府在资金扶持、烟炉修建等方面,予以优惠,积极协调,将各零散户的土地通过承包、租赁、转让等方式,流转成大块田地,巩固老烟农,发展新烟农,实现规模经营、集约化经营。二是组织烟农外出参观、技术培训、典型示范等多种形式,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开阔烟农眼界;三是投资368万元,新修可收购2万亩烟叶的现代化庙柏烟站大楼,彻底解决烟农买烟难的后顾之忧;四是新修双庙、杨岭等村13条16.9公里烟田机耕路,降低烟农的劳动强度,五是新建庙坪、双庙等村三个一万余平方米的标准化烤烟育苗基地,提高烟苗成活率,是烟叶的烘烤期提前了10天时间,有效地避免了霜冻等自然灾害;六是新修司塬、杨岭、薛楼等村5处烟叶集中烘烤炉群,提升烟叶烘烤质量,增加烤烟发展后劲,七是为每个500以上的烤烟专业村,复修或新建200立方米的蓄水池三至五个,提高劳动效率,增加烟农收入,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这些措施实施以来,该镇烤烟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涌现出像关帝庙、茶房、崔塬、庙坪等四个千亩烤烟村,60个种植面积在30亩以上的烤烟大户。2011年,全镇20个村4015户15388人共种植烤烟8883亩,户均2.18亩,人均0.5亩,成为全县第一个户均面积过(超)两亩的烤烟大镇。实现产值2600万元,户均增收6000元,人均1700元。今年已落实烟田748户13030亩,将实现产值4000万元,种烟户户均收入5.3万。全镇户均3亩,人均0.7亩以上,仅烤烟一项,户均收入10000元,人均2700元以上,人均占有量远远高于全县平均水平,真正成为全县有名的万亩烤烟大镇,走上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个发展轨道。成为全镇农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绿色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