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讯(周银祥)目前,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总量不大,仍是商南县的基本现状。在新的形势下,招商引资工作成效如何,直接决定着县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速度。
商南县创新招商引资的方式方法和激励机制。在应用现有手段全方位、大力度展开招商活动的同时,根据国内外经济、政治形势的变化,不断探索研究招商引资的新方式方法,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取得了更大的成效。
商南县把招商引资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第一工程和重要抓手,把招商引资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坚持营造高效务实的投资环境,优化政策法制环境、行政服务和市场环境,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风气,造就专业精干的招商队伍,探索灵活多样的招商方式,筛选产业承载力高的招商项目,建立完善、严格、公平的绩效考核机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和项目跟踪落实,使一个个引进项目如雨后春笋般相继落地开花结果,为县域经济跨越发展源源不断注入了新鲜血液,这些创新做法值得借鉴。
商南,资源丰富,潜力巨大。生物、矿产、旅游、水能四大资源各具特色,境内森林覆盖率达62.5%,先后被命名为“中国茶叶之乡”“全国名茶百强县”,有药用植物1192种,素有“天然药库”之称;已探明矿产资源270余种;金丝峡、丹江漂流、闯王寨、玉皇山、上苍坊等旅游景点各臻其妙;水能蕴藏丰富,极具开发潜力。依托这些优势,该县以“生态立县、产业兴县、工业强县”为目标,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拓展招商领域,优化投资环境,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今年1至10月,商南县共引进项目58个,引资额达144.48亿元,实现到位资金60.33亿元,在市对县前三季度招商引资和“十七洽”项目落实情况评比中,商南均排全市第一名。
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商南县把任务分解到35个县级领导、13个镇和87个县直部门,将招商引资列入各镇各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的内容,实行一把手责任制和年终考核一票否决制;实行年初任务分解、季度交账通报、年终重奖重罚制度;实行县级领导和招商分局包区域、部门和镇包重点城市、负责招商的干部包项目落实的“三包责任制”。大力实施“引进来、走出去”双向并举带动战略,依靠民力、借助外力,倾心构筑招商引资新格局。他们外派干部赴广东深圳、上海、浙江温州、江苏宁波等经济发达地区开展招商活动;通过召开重点项目推介会等多种方式推介商南,有效增强了商南美誉度和竞争力。投资5900万元建设工业大道,投资5500万元建起标准化厂房42524平方米,水、电、讯、视全部送到企业,规划了硅科技产业园、国际包装产业园、尾矿综合利用园区及以茶叶为主的绿色食品加工等四大园区,有效提高了招商引资承载能力。他们对高科技、农业、制造业、现代材料等产业、投资额度大的项目实行“一事一议”政策;落实招商项目的手续帮办、全程代理制;保障外来企业投资者和高管人员的子女就近入学;加大对破坏投资环境行为的查处力度,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有力保证了客商在商南大胆创业、舒心发展。
借势发力,借力加速,是商南县招商引资工作的重要一环。商南把自身优势和招商引资完美对接起来,在招商方式上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提升型转变,同时,进一步强化服务,狠抓落实,倾力打造投资“洼地”,政府的政策保障和配套服务加上全县上下各级各部门大胆探索和积极进取,已形成多赢的招商引资投资局面,为商南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