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县2013年跨越发展系列报道之经济建设篇
商洛日报讯(张 珊 陈敦山)生产总值增长15.5%、工业经济总量突破百亿大关、财政总收入达到6.52亿元、城乡居民收入均实现两位数增长,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法治县创建先进单位、省级双高双普合格县、陕南循环发展“一县一产业”推进奖、市级农民工回乡创业示范县……这是柞水县2013年的成绩单。
一组组数据、一个个荣誉,见证了柞水县委、县政府推进跨越发展的不凡历程。
抓项目建设 打造跨越发展“强引擎”
虽然已经进入深冬,但在柞水县大西沟800万吨菱铁矿采选、102省道“三改二”等项目建设现场,仍然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这正是该县抓项目促发展的一个缩影。
为保证引进项目早落地、落地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建成,柞水县牢固树立“项目决定发展,招商决定未来”的理念,从“立县之本、强县之基”的高度,完善县级领导包联和部门包抓重点项目制度,深入开展“项目建设推进年”活动,采取“一个项目、一名领导联系、一个部门包抓、一套班子服务、一个方案推进、一套机制保障”的“六个一”推进机制,大力推行“全天候”“全方位”“全程”保姆式服务,定期开展客商评议部(局)长活动,主动想服务项目的“招”,自觉撤阻碍项目的“卡”,有力保障了项目推进速度。同兴轧钢50万吨棒材等36个已建成投产的项目,新增产能30余亿元,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增添了强有力的后劲。
据统计,全年88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72.95亿元,占年计划的134.82%,其中19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2.75亿元,占年计划的175.23%,项目观摩连续六年排名全市前列。
重招商引资 激活跨越发展“动力源”
面对资金不足和周边县区加快发展的形势,该县牢固树立“大招商促大发展”的理念,把招商引资作为快速发展的“第一抓手”和激活动力的“第一菜单”,抢抓东部产业转移等机遇,全力优化环境。
按照“站在客商角度包装项目、考核项目落地资金到位”的思路,柞水县遵循“三分招商、七分安商,三分建设、七分服务”的要求,修订完善了《柞水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采取“走出去”上门拜访和“请进来”专项考察等方式,建立了国内外500强企业名录、行业100强企业名录和外地商会信息库,县领导带队分别赴深圳、北京、苏州、沈阳、攀枝花、西安等地开展叩门招商活动20余次,并与数十家商会建立密切合作关系。
2013年,柞水县累计引进项目40个,总投资102.4亿元,实际到位资金67.88亿元,是2012年的2.12倍,增长118.97%,创历史最好水平。
促工业升级 擎起跨越发展“顶梁柱”
柞水是矿产资源、医药资源大县,以矿产冶金和现代医药为主的工业经济也是柞水发展的优势和命脉所在。
该县借助丰富的资源、优越的区位等优势,围绕“以资源兴产业、以工业促跨越”的崛起目标,把发展工业作为经济建设的“一号工程”和县域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来抓,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先后建设了200万吨钒钛磁铁矿采选、140万吨铁矿采选等项目即将建成释放产能等项目,工业总量达到106.8亿元,增长37.2%,其中规模工业实现产值98.8亿元,增长40.1%。
为破解经济发展与环境承载之间的矛盾,柞水围绕打造百亿级产业集群目标,按照“绿色、循环、节能、环保”的要求,以园区为承载、以循环经济为方式,在延长工业产业链上作文章,在推进工业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战略合作的同时,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清洁生产,促进资源再循环再利用,初步形成了铁矿采选及深加工、银铜深加工、尾矿综合利用、水循环利用等4条循环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