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县区动态  »  经济建设

山阳着力打造县域工业升级版

建设新型园区 发展循环产业

2014-05-12 10:46:13

——“赶超跨越发展看山阳”系列报道之四

  商洛日报  (权 涛)近年来,山阳县坚持“县域发展抓工业、工业发展抓园区、园区发展抓服务”的思路,推动工业发展走上了“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新型园区为承载、以重大项目为支撑、以循环产业为集群”的新型工业化快车道。2013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67.6亿元增长49.2%,增速居全市第一;工业园区实现总产值60.51亿元。今年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增长45.4%和28.8%。
  坚持工业主导 率先发展工业
  山阳县牢固树立工业领航、率先突破的发展理念,把率先发展工业作为推动四化同步、三产协同、城乡统筹的有效途径,做到政策优先扶持、资金优先投入、人才优先支持、要素优先保障、困难优先解决,形成了大办工业、大兴工业的共识与合力。县上确立了调优结构、创新转型的发展思路,着力破解难题,探索确立了“盘活钒业、做强药业、开发金镁、做精农副产品深加工、积极探索新能源,大力培育现代材料、现代中药、农产加工、清洁能源四大工业骨干产业”的新型工业发展思路。
  从2012年开始,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三年赶超百亿的发展目标。近三年全县建成投资过20亿元项目3个、过10亿元项目7个、过5亿元项目11个、过3亿元项目17个,培育主营收入过10亿元企业5家、过5亿元企业6家、过亿元企业10家。2013年,全部工业总产值实现78.1亿元,预计2014年可突破百亿大关。到2017年,可达到三百亿元以上。
  建设一区五园 打造工业航母
  山阳县坚持以新型园区为承载,全力打造工业航母。
  采取政府主导、园城共建模式建设县域工业集中区,规划建设面积6平方公里,已建成3.5平方公里,入园企业32家,有21个项目建成投产,带动县城建成区扩大到8平方公里。
  采取总部经济、集团扩张模式建设十里必康医药产业园,发挥陕西必康制药公司总部和生产基地设在山阳的优势,一期投资10亿元,建成了15条中西药制剂生产线和5000吨中药材中间体提取生产线;二期计划投资20亿元,迁建3家制药厂入园项目。
  采取大企业引领、大项目支撑模式建设中村五洲钒产业园和鹘岭黄金产业园,以五洲、永恒公司为龙头,抓基建技改,建成6个钒系列产品深加工和尾矿开发利用项目。以秦金、秦鼎、纵横公司为龙头建设鹘岭黄金产业园,计划建设金矿采选生产线8条,日处理能力5000吨,年产黄金5万两。已建成生产线3条。
  采取自主创新、科技支撑模式建设漫川金川生物医药产业园,以金川封幸公司为主体,纵向延伸上下游产品,横向配套关联产业,计划建设循环产业项目8个,已建成4个。
  采取规划指导、梯次开发的模式建设金钱河清洁能源产业园,计划建设梯级水电站13座,腰坪、宽坪一级等3座电站已经建成发电,猛柱山、月亮洞、宽坪二级等3座电站正在建设。
  如今,山阳县“一区五园”已成为县域工业发展的强力引擎。
  延伸五大链条 培育新兴产业
  山阳县加快培育“五大循环产业”,不断调优结构,增强内生动力,加速工业转型升级。
  加快延伸“五氧化二钒-高纯钒-氮化钒-金属钒-钒电池-钒尾矿加工”产业链,着力打造中国高端钒产业基地。已建成丰源公司1万吨氮化钒生产线,五洲公司系列钒产品的4条生产线,红发公司尾矿烧结砖生产线,全县氮化钒产能扩大到1.2万吨,居全国第一。
  加快延伸“水电开发-金属镁-镁合金”产业链,着力打造水电镁一体化产业基地。已建成装机1万千瓦的腰坪电站,架设输变线路38公里,建成金属镁、镁合金生产线;二期总装机5000千瓦的月亮洞水电站已开工建设。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