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 (赵有良 叶剑平)编者按:县域工业集中区的部署发展是我市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全市工业集中区建设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无序发展到规范建设的转变,受到了各级各方面的充分肯定。省政府近日将把全省县域工业集中区建设推进会放在我市召开,这既是对我市的肯定和支持,也是对我市工业集中区建设的鼓励和鞭策。为了全面回顾总结我市县域工业集中区建设取得的成绩和主要做法,着力推动县域工业集中区建设大提速,加快和提升商洛循环发展的步伐和水平,促进全市工业经济大发展。本报特刊发一组关于商丹园区和县域工业集中区建设的报道。
随着总投资5.1亿多元的香菊药厂迁建及GMP改造工程、陕西正太200MW太阳能组件项目和建材产业集聚区的落地建设,今年1至9月份,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59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90.13亿元,科工贸总收入达133.99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31.2%、18.3%和21%。目前,入园企业达到64户,其中有两家世界500强企业,6家中国500强企业,初步形成了比亚迪、陕西有色、陕西延长、陕西尧柏、陕西能源等企业集团投资建设光伏及汽车零部件、氟材料、锌材料、钼材料、水泥建材等产业链部分项目的产业发展局面。商丹园区被省政府授予“陕西省新型工业化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基地”“陕南循环发展示范园区”等称号,荣获“陕西省园区建设先进奖”。
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是商洛市委、市政府精心策划和打造的发展循环经济战略平台,也是省政府批准成立的全省第一家省级循环工业园区,更是国家关天经济区最东南端的经济增长极。园区跨商州和丹凤两个县区,位于丹江河谷“黄金”川地,规划控制面积98平方公里,整个园区呈带状V形布局。近年来,商丹园区紧抓各项重大历史机遇,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初步走出了一条“大企业引领,大项目支撑,集群化布局,园区化承载,循环化发展”的循环发展之路,科学引领园区又好又快发展。
集群化发展 着力建设四大循环工业集中区
园区根据区位交通条件、工业发展基础和周边资源分布、集聚情况,重点规划建设主体功能突出的四大循环工业园。一是刘湾生态工业园。主要规划服务配套和绿色产业。随着陕西君威农副产品深加工等15个项目相继开工建设,现代中药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产业布局初步形成。二是沙河子现代材料工业园。主要规划布局现代材料、新能源等循环产业。以陕西锌业有限公司商洛炼锌厂为核心,通过实施电锌技改扩建及综合利用等项目,着力打造大型锌及锌合金产业冶炼基地;以比亚迪为龙头,以太阳能光伏产业为核心,以太阳能电池等项目为支撑,着力打造大型全产业链光伏产业基地;以陕西延长集团为依托,分期建设氟硅产业园项目,着力打造大型氟化工业基地。三是留仙坪化工建材工业园。依托陕西尧柏等大企业集团,发展碳酸盐化工、水泥建材及相关产业,着力打造尾矿综合利用、余热循环利用的现代化大型水泥建材生产基地。四是商棣工业园。围绕石墨、铁矿、钒矿、石灰石、石英石、钾长石、铜矿等矿产资源,着力打造现代工业精深加工基地。2013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05.24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58亿元。
园区化承载 全力打造四大服务支撑平台
围绕贯穿园区的西合铁路、沪陕高速、西商高速和312国道,重点规划建设创业、融资、科技、服务四大平台。创业平台规划建设商丹园区中小企业孵化园和商州中小企业创业园,目前入驻企业11家。融资平台设立了创业投资公司,累计融资4亿多元,启动实施基础设施项目8个,园区道路、供水、供电、供气、通讯主骨架基本形成。科技平台成立了商洛市材料科学工程院,陕西循环经济工程技术院商洛分院、中国尾矿技术商洛研发中心等落户商丹园区。服务平台按照“小政府、大服务”扁平化管理理念,合理优化与配置管委会职能,形成了“一站式”审批和“一条龙”全方位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