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管委会主任周和斌
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记者 汪 锳)记者:2009年5月,商丹园区正式揭牌,且被省政府批准列为省级工业园区,享受省级开发区相关优惠政策和市一级经济管理权限,随后又在《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中得到确认,从而使商丹园区成为关天经济区最东南端增长极。目前,园区进展情况如何?
周和斌:商丹园区按照资源循环式利用、产业循环式组合、企业循环式发展、园区循环式开发的思路,围绕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重点规划了光伏产业、盐化工与水泥、氟材料、锌及锌合金、钒材料、钼材料、钛材料、镁材料、钢材料、煤电及钒矿低热煤发电10个循环产业链,并与7县区工业园的项目构成了产业互动、关联配套、链条延伸、循环发展的格局。
目前,入园企业达到64户,初步形成了比亚迪、陕西尧柏、陕西延长、陕西有色、西部天成、陕西投资、中国国电等大企业集团投资建设光伏、盐化工与水泥、氟材料、锌及锌合金、钼材料、煤电及钒矿低热煤发电、汽车零部件7个产业链部分项目的产业发展局面。近三年园区共实施市级重点项目36个。园区规划的10条循环产业链中的锌及锌合金、太阳能光伏及汽车零部件、水泥产业、氟材料已基本形成循环产业链,钼材料、钒材料、煤电及钒矿低热煤发电3条产业链的基础项目已落实业主,初步形成了企业内部、企业间和园区间三种循环模式。今年1-11月份,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110亿元,实现科工贸总收入169亿元。
记者:商丹园区初步走出了一条“大企业引领、大项目支撑、集群化布局、园区化承载、循环化发展”的发展道路,园区管委会是如何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吸引客商在此投资兴业的?
周和斌:园区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引进方面绝不能以降低环境标准作为优惠政策,我们一方面建成了较为完备基础设施。以路、桥、堤、电为重点,完成投资超过6亿元,实施了亚迪大道、丹江亚迪大桥、丹江蒲峪大桥、丹江紫荆大桥、高速路连接大桥、商鞅大道园区段等一批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项目;亚迪商厦、商丹园区公共租赁住房、商丹园区中小企业孵化园标准厂房已建成;园区供电、供水、供气、污水、通讯主骨架已经建成使用。另一方面我们积极推进服务平台建设。陕西材料工程院商洛分院、陕西循环经济工程研究院商洛分院、中国商洛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研究院已建成投入使用。核桃研究所、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主体完成,在创业投资公司基础上组建了商丹园区建设开发公司。这些服务平台将为园区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记者:结合产业特点,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循环经济的实践模式,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请您谈谈商丹园区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一些经验和做法?
周和斌:总体上看,商丹园区自成立以来,通过几年的快速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一是坚持循环经济理念,规划先行,根据区位交通条件、工业发展基础和周边地带的优势资源分布、集聚情况,重点规划建设主体功能突出的“一区多园”园区结构。重点打造商丹新城商务服务区、刘湾至沙河子产业聚集核心区、商山物流园至沙河子新区的物流综合服务区、张村的产业新区、商棣承接东部产业区等。
二是突出产业链大招商,招大商。通过不断转变招商理念、优化招商引资环境、提升服务意识、充实项目库,在历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暨丝博会和其他招商交流活动中,比亚迪1000MW太阳能、延长集团氟化工、西部鑫兴钼深加工、西部超导钒深加工、陕西盘龙保健品加工、商洛君隆农副产品加工、高储能钒电池、新型电池材料、延长集团氟硅化工二期项目等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资规模大、产业带动效应明显的项目顺利落户园区。近期,投资15亿元的2万辆电动客车整装生产线项目也已经签订了建设合同,土地、规划等项目筹建工作已全面展开。